
在这个雨季
作者|陈大海
中央气象台预警:今晚武汉进入梅雨季,请注意防范。关于梅雨,对我这个生活在南方的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每年六月中旬,太平洋暖流和西伯利亚冷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锋,形成对峙,持续降雨,大约一个月,而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时节,故称“梅雨”。
我喜欢“梅雨”一词,尤其喜欢这个多雨季节,潮湿、氤氲,万物生长。这个季节的雨,延续了五月的深情,落在光阴里缱绻着,落成曲,落成画,落成我笔端的诗行。
窗外雨声淅淅沥沥,我的诗情绵绵不绝。我在诗里姿意地泼墨、尽情地宣泄、酣畅地表达。我可以拿起一本书,回忆一句话,想念一个人。
工作了一辈子,时逢退休,我有足够的时间读书写诗。而我最惬意的休闲莫过于读她的书,我喜欢她的文字十六年了,至今每次拿起她的书,无论旧文还是新作,一如当初,内心的温暖还是春潮一样涌起。
喜欢是有缘由的,我喜欢她的文字有无数个理由。她的文章有大爱、有哲思,她的文章超实用,给我教学以便捷,她和我年龄相仿,每一篇文章都像天籁之音,直击心灵,引起我长时间的共鸣。
她是一个酷爱云的人,大理的云、海南的云、镜泊湖的云在她笔端翻卷,“看那湖中的云,一朵朵仿佛绣在镜泊湖的天心,我竟可笑地认为,只要手法足够高明,就能巧妙揭下那美丽织锦,裁袍缝衣,一任我意”。真好啊!同频共振的人总是心有灵犀,我的诗里也是白云翻卷、骏马奔驰、科尔沁草原水草丰茂,“随意扯几片云彩,就可以裁一件素雅的裙衫送给诗经中走来的女子”。我甚至怀疑,那篇《抬头看云》的男主角是不是我孤独的背影?
追寻《牡丹花水》的余韵,我决定此生一定来一次大西北之旅,坐上兰州到敦煌的绿皮火车,找到鸣沙山,找到月牙泉,找到震撼生命的源头活水。
雨还在下,我的思绪在飞舞。我喜欢写诗,每次所谓“得意之作”,总是先发给她点评。她的每一句“神来之笔”、“妙极了”、“精致玲珑的诗”……都会给我极大动力,小到标点符号、错别字,大到诗歌意境之美,情感表达,会一一给我细心指导。我甚至想到,我的第二本正规出版的诗集,扉页上就是她写的序言。
走过季节的流年,看过相同的风景,有着各自的欢喜和期侍。十多年来,她帮我改诗,发诗,我的第一首《故乡的十月》就发表在她公众号上,忘不了我生病做手术前,她的安慰短信,以及为我量身定制的散文《人生在世,不为永生不为苟活》。我为她写过很多诗歌、散文(《北国的雪花》《你是我的精神高地》《何须见面》《阳春三月,我们见面了》《喜欢你领读的样子》《心境》《走过四季》《风吹过的光阴》……),分别刊发在《长江日报》《仙桃日报》《安徽诗歌》《山东诗歌》《大散文》《青年文学家》《风华诗刊》《简诗刊》《海棠花开》等报刊网络平台上。
她是一个才情横溢、心地温暖的人,每次微信互动,首先是关心我的身体,嘘寒问暖,令人倍感亲切。四月樱花盛开时来到武汉,我和夫人陪同在宾馆,我们聊写作、聊生活、聊健康、聊家常,她俨然一位邻家姐姐。
听说今年的雨季很长,会令人感伤,可是窗台上的蔷薇花依然灿烂地笑着,我斜倚在沙发上,顺手拿起一本她的散文集《生命的喑示无处不在》,请相信这本书一定会给我一个美丽的生活暗示。
夜色朦胧,华灯初上,我走到窗前,着见室外的雨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景象,那些雨丝在空气中飘散,与周围的一切交织在一起,模糊了天际,让世界变得柔和宁静。此情此景最适合写诗,于是我打开暖黄色台灯,坐到书桌前,写一首《雨中的思念》来结束此文:
一场雨,扯走了
我指缝里最后一缕春风
下得酣畅淋漓
或者缠绵缱绻、如泣如诉
好久不见,我在雨中把你思念
那雨滴
落在抽穗拔节麦尖上
落在竹阀艘工的竹篙上
落在江南小巷里那把油纸伞上
落在杏花三月空中那根断了线风筝上
好久不见,我在雨中把你思念
那雨丝,是一首排比诗
那雨滴,是一篇无言字
犹记我们当初相识,缘于一场早春的江南雨
雨势渐大
下在我的眼睛里
却重重地落在我心底
2024.6.19武昌百瑞景
作者简介: 陈大海本名陈代海,60后,《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作家理事,湖北省教育写作学会会员,武汉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作品发表在《长江日报》《青年文学家》《安徽诗歌》《山东诗歌》《风华诗刊》等报刊、网络平台,出版诗集《路过你的芬芳》。诗观:诗歌是个人情感的自然喷涌。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刘军
现代诗主编:娇君
古诗词主编:和天悦色 柳阳甫
特刊主编:禾乃 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风华光影诗画】社长兼主编:睿博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