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感悟】择日(24)
多年前我曾收到一位文学班学生的来信。信中大概是说他想完成一部反映当前社会弊端的作品。想让我给他看看写作提纲。说打算认真完成这部作品,那怕穷其一生。他直率而真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和意图,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负。尽管他还只是一个学生。
虽然这位文学青年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以为仅仅凭自己的爱好与热情,就能写出一部巨作。但我还是被他的勇气所感动。于是回信,与他谈了一些想法。
是的,我认为他的这部作品不是完全没有成功创作的可能,但机率很小。仅仅依托他个人的主观意识是不可能产生优秀的精神作品的。成功的作品,要以社会主体为依归,要把伟大的、亲身经历的生活变成素材,并用经年累月练就的,臻于完美的熟巧将其表现出来。这样一件工作,高深而艰难,不是一个年轻人能够完成的,因为他缺少人生的经历,对一切尚懵然不知。
我没有深究他的自负,我只是告诉他不能把迄今经过学习与历练才获得的能力,视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我断言,眼下经常出现的这类无视循序渐进发展的言论,使我对未来还能产生多少优秀的作品,不抱太大的希望。
社会的不幸,是在于没有人愿意踏踏实实去干好自己的事。人人都想一步登天,千方百计投机取巧,不懂得相互尊重,都不肯去欣赏别人的优点,这就是当下写书的人比读书人多得多的原因。
没有人想通过学习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而是希望自己臆造出的东西没有人能超越。这样一来,就没有了顾全大局,以大局为重的认真负责精神。而是只想个人出风头,在世人面前尽可能地表现自己。这种错误的倾向随处可见,哪儿都很难找到真正愿意为事业而真诚奉献的努力之人。
结果,导至了人们在生活中,养成了粗制滥造的恶习而不自知。若每个人都能及早意识到创作一个好的作品,必须要满足怎样的客观条件。可以肯定,现在的青年中,很难还会有人觉得自己具备足够的毅力,天才和勇气,去心情平静地完成自己的“大师”之路。
全面培养人的能力,包括优秀的品质,要努力地去理解人类的含义。只有所有人的总和,才能构成人类,我们若想得到尊重,就必须懂得珍爱别人的优秀。同样,艺术家应该努力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因为他把握和表现的对象是整个世界。
晨曦,2024年6月于贵阳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