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伟:
培养学生高快观察的要求及方法
今天我学习了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中的“智育篇”之“高快观察歌”,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结合我们的三标课堂,收获很多。
观察要有目标,观察要有重点。
观察要带头脑,观察要带五官。
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有思考。
观察要抓特点,观察要查资料。
观察要用词语,观察要写报告。
首先,教育者需要明确,观察力和思考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观察和思考。
其次,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高快观察。所谓高快观察,就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能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同时,观察的速度也要快,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快观察能力,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供各种实物、图片、视频等观察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观察机会。
2. 设计观察任务。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各种观察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3. 培养观察技巧。教育者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观察技巧,如从整体到局部、从表面到本质、从静态到动态等。
4. 引导深度思考。教育者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还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通过思考,深化对观察对象的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高快观察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育者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高快观察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李尚梅:
观察 观察 再观察
观察观察再观察,
小傻瓜变成发明家;
观察观察再观察,
中差生变成文学家;
观察观察再观察,
放牛娃变成教育家。
观察,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先生,自身一定要培养和具备敏锐观察的品质和习惯。
那天录播室的公开课上,孟国泰多次提醒并要求老师们不要“听”课,要“观”课。老师们一改常态,起身离开听课席,来到孩子们身旁,俯身察看,凝神倾听。距离近了,看得细了,课堂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捕捉到了。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变化,以及对于答案的肯定和犹疑,自信与羞怯。第一个小老师脱颖而出,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胆小的那一个,寻找突破口让他展现自己。变听为观,更清晰地了解情况,让指导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
再看课堂上的孟先生,正像他小诗里写的那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敏锐观察,高快观察。有目标,有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精彩呈现。
那么,如何培养小老师的观察能力,掌握观察方法,学会观察,得益于观察呢?孟教授在“高快观察歌””里告诉我们:
自然观察法,置身自然再观察;
实验观察法,展开实验再观察;
移步观察法,变换角度再观察;
对比观察法,找出异同再观察;
历史观察法,今夕比较再观察。
实验观察法不仅限于理化实验,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可用实验观察法。调动我们最忠实的伙伴,眼耳鼻舌身意,全情投入,必然会获得真知,探索更多未知世界。
自然观察法要置身大自然,激励并带领小老师们走出书斋,与山水草木亲密接触,遵照高快观察中的要领: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有思考;观察要抓特点,观察要查资料。观察要用词语,观察要写报告。相信通过这样的观察拥有的知识和体验,一定真实有趣且终身难忘。
观察再观察,生活需要它。观察再观察,人生大赢家。
亢粉兰:
如何进行观察学习
我校实践《三标课堂》教学模式已有一段时间,理论方面反复研读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让我对三标课堂模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热爱和敬畏。《智育篇》有一节“高快观察”深深吸引了我。
(1)
观察要有目标,观察要有重点。
观察要带头脑,观察要带五官。
(2)
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有思考;
观察要抓特点,观察要查资料。
观察要用词语,观察要写报告。
它指出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学生要带着梦想和兴趣、带着感情和意志等进行观察"。带着"五官",有目标"、"有重点"、"有顺序"、"有思考"、"抓特点"去观察事物。观察之后不懂的要"查资料",用恰当的词语对所观察的内容进行描述,写成报告或总结,与同伴和小组交流,分享心得。
什么是观察学习呢?
观察学习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来学习的一种方法。
比如,在预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老师在身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跟着组长学习,观察小组长是如何预习新知识的,如何做笔记,如何提问题;习题课上观察他们是如何刷题的,观察他们是如何通过反馈来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
通过观察所得,然后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积累词汇、语法和句型。
再比如,当我们进行写作时,可以根据已有的提示来揣摩运用哪类英语句型。再通过多次观察小组长是如何使用高级句型表达的,不断地模仿着去练习、改进,久而久之,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为了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技能,就应 教会他们在课堂上运用高快观察学习法,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三标课堂》的实践让我收获了很多,扎实了理论基础。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敢于去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教学育人的目标,帮助学生成长,开创实达教育的新天地。
张梅:
如何培养观察力
观察观察再观察,小傻瓜变成发明家;
观察观察再观察,中等生变成文学家。
孟先生的“高快观察歌”,让我想到,如何做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激发兴趣:让学生对观察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去观察。
2. 明确目的:在观察前,给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使他们知道要关注什么。
3. 指导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观察文本的逻辑关系,观察关键词和句子,观察所给的图例等等,从中都可以获得信息。
4. 带着情感去观察:带着梦想、兴趣、感情、性格、气质等进行观察。
5.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观察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训练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保持专注。
6. 记录观察结果:让学生通过文字、思维导图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有助于加深印象和提高总结能力。
7. 交流分享: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的心得和发现,互相启发。
8.长期训练: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定期安排观察活动,持续强化。
张彩萍:
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今天研读孟教授《大众教育学》之“高快观察歌”,书中用诗歌的形式,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快观察能力。
观察要有目标,观察要有重点。
观察要带头脑,观察要带五官。
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有思考,
观察要有特点,观察要查资料。
观察要用词语,观察要写报告。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观察能力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快观察能力,数学课上我们可以这样做:
1.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利用数学之美,如数学的简洁、对称和奇异性,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挑战和成功体验激励学生的观察兴趣。
2. 教授正确的观察方法:
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形成合理的观察方法。
通过类比观察,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
3. 培养观察与思考的结合:
鼓励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将观察与思维紧密结合。
运用投影与演示相配合,提高学生观察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4. 引导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观察: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观察问题,拓展解题思路。
对于困难问题,鼓励变换角度思考,以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5. 调动非智力因素:
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培养他们观察的信心和毅力。
让学生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并在观察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6. 及时归纳总结观察经验:
引导学生及时归纳和总结平时的观察经验,形成系统化的观察方法,使观察能力与其他数学能力相互沟通,构建立体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持续的训练和激励,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从而提升解题效率。
7. 提供多样化的观察对象:
设计丰富多样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在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问题上实践观察能力。
结合生活实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观察的实际意义。
此外,在实施这些策略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持续性: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持续地加以培养和强化。
2.差异化: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3.互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通过互动提高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外也积极应用观察能力,使其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高快观察能力,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