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不怕牺牲、浴血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这一时期,广大青年听从党的号召,踊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始终冲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这一时期,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把青春献给祖国,为祖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广大青年勇作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自信自强、刚健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一时期,广大青年胸怀“国之大者”,成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锋力量。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国式现代化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拼搏奋斗。广大青年要弘扬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立足本职岗位,用艰辛努力推动社会发展,让青春在平凡岗位的奋斗中出彩。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到基层一线长才干、壮筋骨,为人民排忧解难、倾心服务,把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转化为做好身边一件件实事的实际行动。磨砺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勇于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在创新创造中走在前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广大青年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盯科技、产业、管理等的前沿,努力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刻苦攻关、施展才华。投身创新创业热潮,用智慧才干开创自己的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珍惜韶华,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塑造新风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展现自立自强的风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青春气息、注入时代内涵。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好事实事,带头倡导向上向善社会风气,塑造社会文明新风尚。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担当。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工作中一项战略性工作抓实抓好,确保青年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特点出发,帮助青年早立志、立大志,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青年的精神之基。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奠定青春奋斗的基石。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关心青年、服务青年,积极做好青年工作,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共青团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不断保持和增强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从严加强团的组织建设,从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从严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完善团内规章制度体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加强对青年工作理论、青年政策、青年群体、青年现象、青年心理等问题的调查研究,把握党的青年工作规律,增强工作主动性、预见性、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