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王其润 沿淮 纤云
无名山(小小说)
文/王其润
杭丽忧心忡忡地走在蜿蜒曲折的山村小路上。
来到太行山深处这个叫做无名村的小山村,转眼三个多月了。这里因闭塞而贫穷,因信息不畅而思想滞后,其实,这里有着天然的资源,无名山绵延几十里,肥沃优良的土质,就是被闲置的聚宝盆。
杭丽边走边想,改变村路及村内卫生状况,有一定的把握。只需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一部分专用资金,再做一下自己单位领导的工作,筹措解决一些,问题不是很大。然而,要想既治标又治本,彻底让无名村的老百姓,从根本上脱离贫困状况,就得把上山的路打通修好,以便将优良果树推广种植,形成规模,达到从栽种到销售甚至加工的产业链。这样一来,资金缺口就大了。
资金,是最让杭丽愁眉不展的关键症结。
杭丽想出一个办法。但是,在村民大会上刚刚露了点意思,就招致了村民们的反对。
夜深人静的时候,杭丽也静下心来思考过。她理解村民,不怨他们有抵触情绪,他们胆子小,怕贷款将来还不了,有顾虑,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款子呀。
但是没有第二个更可行的办法能够解决资金问题。
说实在的,杭丽也是经过了反反复复斟酌、考虑,才下定了决心的。此前,跟在银行担任行长的朋友交流切磋过多次,银行会给予最大优惠政策,这无疑是个绝好的机会。
所以,杭丽认定了这条路子。
夏夜的风,从无名山吹过来,格外的清爽,杭丽的决心似乎更坚定了一些。
对,从老支书入手,先做通他的工作,然后“各个击破”。
杭丽踌躇满志,她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杭丽一边想着心事,不知不觉来到了老支书的家门口。
老支书嘴上“吧嗒”着一只长长的旱烟袋,一双深思的眼睛,正盯着杭丽越来越近的身影……
清流直下的年华,反而被堵劫的伤痛(短美文)
文/沿淮
在那悠悠的时光长河中,清流直下的年华,宛如一条闪耀着微光的丝带,缓缓地流淌着。
那是一段纯粹而美好的岁月,似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透着清新与希望。然而,不知何时起,这原本顺畅的流淌却遭遇了堵劫。那伤痛,如细密的蛛网,悄悄地在心头蔓延开来。
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生生地拦住了那清澈的流势,让它在某一处打转、徘徊。回忆中的欢声笑语,在这一刻都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每一个曾经美好的瞬间,都像是被定格在了时光的深处,带着些许的无奈与苦涩。
那堵劫的伤痛,是心间隐隐的刺痛,是在寂静夜晚无端涌起的哀愁。它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回首时,泪水悄然滑落,滴落在那已不再奔腾的清流之上。那曾经灵动的年华啊,就这样被这堵劫的伤痛所束缚,挣扎着,却又难以挣脱。
我们试图去抚平那伤痛,用温暖的记忆去填补那被堵塞的地方,然而,那痕迹却始终难以完全抹去。清流直下的年华,在这堵劫的伤痛中,变得更加刻骨铭心,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那曾经拥有的美好,即使它已被伤痛所沾染。
月光洒在诗词里(短美文)
文/纤云
月光,如同细碎的银子洒在宁静的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轻拂过心间。它不声不响地照亮了夜的深邃,也照亮了那些被岁月遗忘的角落。
月光下的诗词,似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们在夜风中轻轻吟唱,把古老的情感和现代的思绪连接起来,构筑成一幅幅如梦似幻的画面。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独坐在窗前,手捧一本发黄的诗集,任思绪在字里行间游走。那些优美的诗句如同山间的溪流,清澈而深远,它们流淌过我的心灵,带走浮躁的喧嚣,留下一片宁静与和谐。
月光下的诗词,如同一朵盛开在夜间的花,它虽然不似白昼的花朵那般鲜艳夺目,却别有一番风韵。每一句诗词都承载着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无限的智慧,它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我们面前,与我们进行心灵的对话。
月光洒在诗词里,也洒在我的心间。那些优美的诗句,如同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它们让我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让我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在这个盈盈月光的夜晚,我愿意与诗词为伴,让心在月光下得到净化,让现实在诗意中得到升华。
月光依旧静静地洒在窗台上,而我已经沉醉在诗词的世界里不能自拔。那些美丽的诗句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抚慰了我灵魂的伤痛。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免费网站或画家、设计师等供图,照片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合辑作品赞赏,用于支持诗社发展,发放优秀者奖励。个人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平台分配30%,作者分配40%,主播分配30%,10元以下不发放,留作优秀者奖金,无赞赏无稿费。(作者文章自发稿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
纤云文学苑“徽州文学”编委会
社长/总编:纤云
社长助理:孤辰
文学顾问:练立平
朗诵部长:大河
朗诵副部长:吴霏
形象大使:一溢雅阅
策划:樱子
主编:中华
艺术指导:雪城
艺术顾问:芊芊
投稿加社长进群:xy18297918455
欢迎各界人士打赏赞助,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