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二胡(外一篇)
作者:王子昆
在我老家珍藏着一把极其普通的二胡,说它极其普通是因为它与其他二胡没有什么两样,可它却是父亲的心爱。每当我看到它,父亲生前拉二胡的情景就会浮现在我眼前;每当我看到它,就不由的回想起有关父亲的许多往事。
父亲十分聪明,不论干什么一点就通。没学过机械修理,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坏了都会修理,不仅修自家的,而且还经常去给别人家修,随叫随到,全部都是免费的;没有学过制造武器,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日子里,硬是为学校造出了地雷、枪榴弹等武器,而且还受到了上级的表扬;从小念书,大了教书,没有当过一天农民,摇耧种地、除草施肥……诸多农活样样会干;教了书以后,有位老师会拉二胡,他跟人家学了学,自己就会拉了,音调掌握的很准,拉的有模有样。
二胡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线,一把拉弓,但真正拉好了却并不容易,实在是易学难工。根据音乐的D、G、F、C、B调分为1 5、5 2、6 3、2 6、3 7线,这些父亲全会,而且把二胡拉的发音通畅、圆润、饱满和纯净。在文革岁月里,父亲拉那些忆苦思甜的歌曲如“天上布满星,月亮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拉的回肠荡气、催人泪下,如泣如诉,极具感染力。父亲也曾教过我拉二胡,我也学会了拉一些简单的歌曲,但因我天生愚笨,终究也没有像父亲那样对二胡理解的深刻、透彻,拉的精湛、到位。
父亲不仅会拉忆苦思甜的歌曲,还会拉许多革命的歌曲和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歌曲。诸如《东方红太阳升》、《我爱北京天安门》、《大红枣儿送亲人》、《绣金匾》、《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还有那些二胡独奏曲,如《骑着马儿守边疆》、《喜丰收》等传统歌曲都会拉。父亲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对毛主席、共产党充满了特殊的感情,这些都能在拉二胡中体现出来。每到春节期间,学校和大队要排练文艺节目,父亲就成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主力。
改革开放前,我们家有十口人,父亲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全靠他微博的一点工资度日,生活困难、拮据,买不起一把像样的二胡,只能买一把大街上、南方人自己用竹子做成的、十几元一把的简易二胡。在学校上班的时候父亲拉学校比较好的二胡,回了家就拉那把简易二胡,就是简易的二胡,父亲拉的也是有滋有味,如醉如痴。父亲对二胡的质量从来都没有挑剔过。父亲是个乐天派,很少见他愁眉苦脸过,生活的重压,也没有压垮他,就像他拉二胡一样,永远都是激昂奋进的。
父亲一生节俭,就是到了老年生活富裕了,也没有买一把像样的二胡。现在家里珍藏着的二胡,还是外甥在他过六十岁生日时送给他的呢。父亲一生没离开过二胡,一生酷爱着二胡,晚年得了青光眼双目失明二胡更是形影不离,二胡成了他排遣郁闷的精神寄托。在他离世以后,就把这把二胡珍藏了起来,作为对他永久的怀念。
会修理
父亲的爱好很多,其中有一样爱好就是修理,他是家里的修理工,家里的物件坏了都是他修理,从来不用人,他有一个工具箱,箱内的工具宝贝有锤子、钳子、扳子、改锥等,另外还有许多旧零部件以备更换。
父亲修理最多的是自行车、缝纫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里有人骑自行车,用缝纫机做衣服,坏了却没人会修理,父亲就充当了修理工的角色,谁家自行车、缝纫机有了毛病都请父亲去修理。
修自行车最多的是补胎,这项活儿父亲干的干净利落,他先小心翼翼的把外胎剥开,将内胎取出来,然后把它放在一个装着水的盆子里,一边打气,一边转动,泄气的地方就会发出气泡,找出了破的地方,再找块旧胶皮用锉刀连同破的地方搓出新茬,用胶水粘上,等胶水干了,再放到水盆子里,如果看不到气泡,车胎就补好了,安进去就能骑了。修自行车最难的是整轮,父亲一转动车轮,就知道那边的辐条需要紧,那边的辐条需要松。更换自行车的零部件对父亲来说更是小菜一碟。总之再坏的自行车一到父亲的手里都能把它修好。
父亲修理缝纫机也是无师自通,他了解缝纫机常见的一些故障:断线、跳针、衣料走动不规则等,而且掌握了这些故障的修理技术。有一年邻居家的缝纫机在做衣服时,运动速度不均匀,针迹时长时短不规则,叫父亲去修,父亲看了后说是牙齿使用时间较长错位了,于是拿出工具卸去针板,松开牙齿螺丝,把牙齿位置调到板槽中间,拧紧牙齿螺丝后,再装上针板便修好了。父亲为村里人修理从来都不收费,为此村里人对父亲赞不绝口。
上世纪七十年代搞战备、防修反修,父亲任中学后勤主任兼校办工厂厂长,校办工厂利用翻砂造出了手榴弹。手榴弹有威力,有杀伤力,但需要用手扔,人再有力,训练再有素,扔出去的距离毕竟有限,父亲就想出了用步枪射手榴弹的办法,于是父亲就进行了改装,把手榴弹变细,把步枪的枪管变粗,把手榴弹安装在布枪枪管中,使二者行了完美的结合,经过试射成功了,而且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枪榴弹",枪榴弹的出现使父亲名声大震,并且受到了县人武部的表彰。
这就是会修理、爱琢磨、肯动脑、勤动手的父亲。
作者介绍:
王子昆,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二中语文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写作,作品集有《散文》、《小小说》、《当年往事》、《参悟文》、《游记》、《征稿文》、《日记》、为父亲撰稿文。曾在《快乐老人报》、《张家口悦读》、《七十年师范,育桃李满天》(柴师七十年征文)、“纸刊《白鹭文刊》[名家精选特刊号]散文专栏、小说港”、《现代作家》等发表过数十篇,偶有获奖。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