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远山 (十四)
——“文革”红卫兵徒步长征那点事
14、 浏阳河
冯姐姐被当成“白专苗苗”关了几个月牛棚,后因为她仅是学员,就被解职放回原籍沙道沟老家务农。区领导却慧眼识珠,不久就将她借用到区团委搞团的工作,现在还是代理团委书记的身份。她上任后,区团委工作大有起色,多次受到县里的表扬。冯姐姐说,团委书记这个名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把各项工作做扎实,才能对得起信任你的人。
冯姐姐心胸宽阔,她坦诚地讲诉了自己的遭遇。她说,如果她现在不是代理团委书记、是在家里务农的话,她就跟我们一起徒步长征去了。我打趣地说,你现在不是正在跟我们一起徒步长征吗!她笑了,笑得很开心,她说,今生有幸和你们这群见过两次毛主席的红卫兵弟弟们走这十几里路,也了却了我徒步长征的心愿。戴班长问,冯姐姐你准备送我们到哪里?冯姐姐说,送你们走出湖北省地界、走进湖南省地界,也就十几里路,这是我们沙道沟人的心意!
我提议,请冯姐姐给我们唱《浏阳河》这首歌,好不好?大家喊好。冯姐姐说找一处宽敝的地方,我们坐下来歇一会,我们一起唱这首歌嘛!
我们来到一处有好心人搭建的凉棚的地方,棚子不大,有用木板做成的坐凳,是专供路人歇气的地方。冯姐姐让我们放下行李休息,她说,我先唱一首给你们解解乏,我们高兴得鼓起掌来。
冯姐姐仍然唱起了《浏阳河》,在我们耳熟能祥的歌声里,凭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她的嗓音仍然婉转悠扬、情真意切、舒心悦耳,歌词从她口里唱出来,恰如小溪孱孱的流水,欢快流畅,我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她哼唱起来。
唱完一曲,冯姐姐说,你们唱的是四川味的《浏阳河》。《浏阳河》这支歌是我们湖南民歌,在湖北或湖南,凡是能唱歌的人都会唱,凡是不会唱歌的人都爱听,这首歌里的每句话,每个音符都是人心情感的流露,都包含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崇敬!要唱出湖南的韵味,才好听呢!我乘机说,冯姐姐你就教我们唱湖南味吧,冯姐姐愉快地答应了,她认真地听我们唱了一遍川味的《浏阳河》,然后告诉我们,湖南的韵味在几个关键字音的处理上。比如河字要唱成“活”字音,路字要唱成“楼”字音,出字要唱成“曲”字音,个字要唱成“郭”字音,解放要唱成“改方”字音。这样,就有湖南味了。我们按照冯姐姐教授的方法唱了几遍,果然自我觉得有点湖南味道了。
有几位过路的年轻人也停下脚步,加入了我们唱歌的队伍。冯姐姐很高兴地当起了指挥,组织我们开展两部轮唱和对唱,一时间路间变成了舞台,赶路人变成了合唱队员,你方唱罢我方唱,川味和湖南味混合在一起,把陌生人之间的隔膜唱沒了,把五湖四海的人心,唱得暖洋洋的,我们在歌声中认识了对方,唱得人人兴高彩烈,唱得树影摇曳随风起舞。
其中有两位年轻人是沙道沟去外地办事的,也认识冯姐姐,他们坚持要与冯姐姐一道为我们送行,我们难以推辞,便合成一道向湖南境界走去,当然,四川味和湖南味的《浏阳河》歌声此起彼伏,在道路间在树林里久久地飘荡。(待续)
2024.6.16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华汉俳》《中国联墨缘香》副总编: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