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张晓林:边 城 印 象
精华热点
《 边 城 印 象 》
文/张晓林
边城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它有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隐匿在湘西的大山之中,又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光辉灿烂地闪烁着。
这里青山如黛,层峦叠嶂,山间绿树成荫,翠鸟婉转,清水河像一条玉带环抱着古老的茶峒古镇,仿佛一位老人在诉说着古镇的前世今生。
我沿着石板台级下到岸边码头,坐“拉拉渡”船到对面的茶峒古镇,河水清澈地泛着银光缓缓地流向远方,岸边杨柳依依,古镇的翘角飞檐到映在碧绿的河水中,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画,我的心有种莫名的激动,不知是坐上了翠翠曾经摆渡过的“拉拉渡”,还是体验着一脚踏三省的神奇呢,都有些吧。
走在古镇的石板小巷,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河沿边蜿蜒着古朴的吊脚楼,一扇扇古色古香的木门,缕空雕花的方格窗棂,蹲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的老人,摇曳在柔风中的小楼,在时光的长河中斑驳着……散发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沧桑,好像油画一般。于是便有了身着苗服的俏佳人搔首弄姿,拍照留念,也算是给古镇增加了一抹色彩。
沿街有许多贩卖手工艺品的小店,精美的提篮,背篓,斗笠等,都是当地能工巧匠手工编制的,质朴耐用。走累了来一碗酸辣爽口的米豆腐,喝一口浓香的苗家擂茶,再来一串糖油粑粑,惬意的茶峒,美丽的边城,我陶醉在古镇的温柔之中。
走进沈从文先生旅居过的小屋,心中立刻肃穆起来,屋里的一桌一椅,床幔灶台,因沾染了先生的气息而变的神圣起来,仿佛看到了先生在灯下奋笔疾书的样子,愈发增加了敬仰之情,我是循着先生的笔来到了边城的,如今乌蓬船,拉拉渡还在,只是没有了爷爷和大黄狗,而那个“皮肤黝黑、眸子清亮”的女孩翠翠,如今成了一座白色塑像,和她的大黄狗一起,站在了青水河旁的小岛上。
《边城》抒发的是如梦如幻的乡愁,描写了一部纯美的爱情挽歌,宏扬了人性的真,善,美,是人们向往的田园牧歌。可现实总是,无法预料的悲喜,刻骨铭心的艰辛,深不可测的无常……我们不停地被生活捶打,揉搓,崩溃再治愈……"要硬 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在这块土地上"(小说《边城》里爷爷对翠翠说的一句话)
与其沉溺不前,不如放下执念与生活握手言和,心平气和地接受它的兵荒马乱,释怀人生中的苦难无常,当你修得一份笃定从容,那些沉重的过往将是我们生命中最迷人的风景。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古镇安然,一份思念,一份情愫,萦绕在岁月的拐角,驻足……
麦子
2024.5.14于重庆
【本文配图:麦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