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名仕)
在闽南的晋江池店潘湖村,历史上曾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欧阳詹,他是甲第开闽第一人,他的族裔后来迁居到英林镇的三欧村,即由塘边、新厝和欧厝三个自然村落合称为“三欧村”。三欧村是个众人瞩目的“网红地”,其独特的魅力并非凭空而来,它以百年古厝为根基,深深扎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里的建筑特色,是以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出砖入石”工艺为亮点,每一处砖石的搭配都透露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而成就这座美丽乡村的,则与一个名叫欧阳名仕的村官分不开,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充满名仕风范和乡梓情怀的领导者。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在嫁到泉州的欧阳小珊促成下,约成三欧之行。
(一)
三欧村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于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里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遗忘自己的根,反而将乡愁元素融入到了每一个角落。
改造过程中,村里人以精细的手艺,将老旧残存的民房改造成一个个独具风格的微景观,每一处仿佛都是一个小小的文化博物馆,让人领略到浓厚的闽南乡土风情。其中,“忆昔园”是微景观中的佼佼者,它曾在英林镇第四批一村一景创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我们在村书记欧阳明蔚的引导下走进这座“忆昔园”,墙上手拉面线主题的彩绘墙一下子吸引住我的眼球。手拉面线,以前是三欧村民曾经的传统谋生手段,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从事这个行业了,但它却是村里人的深刻念想。因此,原村主任欧阳名仕在“忆昔园”中复原了旧时的生活场景,石桌石凳环绕,烧火灶台……这些老物件散发出家的温暖,仿佛时光倒流,而那口古井,也在这里默默见证了三欧村的变迁,旧时的记忆瞬间被重新唤醒,人们在喧嚣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三欧村不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它让人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感受到了乡愁与生活的交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等待着人们的发现和解读。
漫步在三欧村里,你将会被这里的老砖旧瓦演绎的新生所吸引,这片如今散发着静谧气息、环境优美的地方,曾经竟是一片被人们忽视和遗忘的杂乱场地。若非欧阳小珊亲述,人们难以想象这片风景背后的历史变迁。比如这座获奖的“忆昔园”,其旧址曾是倒塌废弃的古厝。往日的光辉已逝,逐渐沦为村民养鸡养鸭的场所,甚至一度成为村里的垃圾场。面对这样的景象,欧阳名仕深感痛心,在人居环境整治的号召下,他决定带领村民改变这一状况。他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努力,将该地列为重点整治对象,拆迁鸡鸭棚和临时搭建的建筑,拆除面积达到六百平方米。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改造,更是对人们观念的转变。欧阳名仕深知,用破旧的闲置老宅进行改造,其前后的反差是巨大的。周围的村民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他们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化,也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意义。为了让每个村民都同意将老宅提供出来,欧阳名仕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他耐心地为每个人做思想工作,解释沟通,明确告诉他们虽然房屋提供给村里改造,但所有权仍然属于他们。这样的解释消除了村民的疑虑,也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村里还通过召开民主协商会,发动广大村民踊跃参与,捐献爱心款12.3万元,助力人居环境整治。这些资金为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今,三欧村共有九个微景观,在各级微景观创建比赛中获得良好名次。其中,村里最古老的一栋老房子改造成为村史馆,成为了村民们怀旧和追溯历史的地方。另一间由破旧房屋改造成的小卖部,也是欧阳名仕的又一创意。他的考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且行动迅速。微景观建设中出现的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欧阳名仕都一一去协调解决。许多旧砖旧瓦等材料,都是欧阳名仕亲自带着工人去废旧房子里搬来的。作为村主干,欧阳名仕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他明白,群众选择了他,就是对他的信任。他坚信,只有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才不辜负群众的期望。站在新的起点上,欧阳名仕表示将继续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他致力于提升乡村风貌的同时,积极发挥特色优势,推进纺织行业的发展。他的目标不仅是让乡村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更是要通过发展集体经济,为村民创收。
在这个过程中,欧阳名仕不仅是一个主导者,更是一个有着深厚情感投入的乡村建设者。他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期望,用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明白,乡村的振兴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人心的凝聚和文化的传承。因此,他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鼓励村民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他更希望村民们能够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传承和发扬家乡的传统文化。
现在的三欧村,古厝群微景观既是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又是游客眼中的惊喜。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着闽南古早味的气息。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老砖旧瓦演绎的新生,也可以看到村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欧阳名仕和村两委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工程,不仅让三欧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村民留住了乡韵。他们的努力不仅取得了2021年全省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工程评比第4名的优异成绩,更为村民创造了一个美丽、和谐、宜居的家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乡村振兴的希望和可能;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乡愁、乡韵、乡情,也可以看到乡村的未来和希望。
(二)
但是,三欧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蜕变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这样的巨变背后,离不开一位有着深厚乡村情怀的领头人——村委会原主任欧阳名仕。这个名字中蕴含着一种不凡的气质,他的人生经历,正如其名所示,展现了一种独特的风范;而他的智慧、勇气和决断力,使他在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不仅拥有卓越的经营头脑,更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家乡情怀。
时光倒流至十七年前,那时的欧阳名仕正值事业的巅峰,他的名字在当地的服装行业中如雷贯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便凭借独到的眼光和拼搏的精神,创建了一家服装厂。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独特的经营策略,生意越做越大,年产值甚至达到了上亿元。然而,欧阳名仕并未满足于企业的成功,他看到身边的乡村,虽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许多地方仍然贫穷落后。欧阳名仕并不满足于个人的成功,他深知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家乡的支持和培育。因此,他的内心开始萌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希望将自己的事业重心从工厂转向农村,为村民谋取更多的福祉。
这一决定对他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转变,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转变为一个带领全村发展的领头人,这其中的挑战可想而知。但是,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开始了这场充满挑战的征途。
在村民的支持下,欧阳名仕成功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为了将重心放在了家乡的建设上,他逐渐将生意的重任交给家人打理,全身心投入到村庄的每一寸土地上。他对自己的转变并没有犹豫和迟疑,因为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了村庄的未来,他必须挺身而出。他深知自己的多年企业管理经验在这个时刻显得尤为重要,而他敢想敢做的风格也让他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毫无畏惧。
在村庄建设的道路上,欧阳名仕心中充满责任与决心:“这个村主任,要么我不当,要当就当好。”他深知这个角色背后所承载的信任和压力。当他刚上任时,村里的景象让他痛心:破旧的危房、坑洼不平的道路、匮乏的基础设施,还有随处可见的脏乱现象。他无法忍受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欧阳名仕经常沿村道漫步,思考着如何引入资金、如何动员村民、如何改善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的计划。他在纸上画图、写下想法,心中的蓝图日渐清晰。他深知要改变村庄的面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他坚信只要心中有信念、行动有方向,总有一天能够完成这个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欧阳名仕不畏艰难困苦,不惧外界质疑的目光。他带领团队走遍村庄的每个角落,与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他动员全村的力量参与到建设中来,一起动手改变家园的面貌。他带领村民修建道路、建设公共设施、改善环境卫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赞赏,他们纷纷表示支持他的工作并为之自豪。
在这个过程中,欧阳名仕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管理者,更是一个引导者、一个追梦者。他知道他的努力不仅是为了眼前的这些村民,更是为了村庄的未来和下一代。
尽管村里的常住人口不足两千,但这里姓氏繁多,人口流动复杂,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多元的文化氛围和无限的活力。欧阳名仕深知这个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深厚的故事和独特的风情,他知道要想改变村庄的面貌,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必须振兴乡村。但他明白,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村党支部这个引领乡村发展的“火车头”,在他担任村主任的十五年,和村支书欧阳天送并肩作战,共同引领村两委干部,带领全村群众一起探索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记得那时,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三欧村的每一个角落,村庄里便开始热闹起来,清垃圾、修路灯、铺设水泥路、建设公园、旧房改造......每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总有一个身影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欧阳名仕,他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充满热情,做事总是力求种完美,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精细处理。公园里,他细心地清理着每一片落叶和每一片垃圾;马路边,他拿着扫把清扫着路面;草丛中,他蹲下身子清理淤泥和杂草……他总是如此尽心尽责,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注意到了。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村庄的环境改善中来,共同为三欧村的美好明天付出努力。因此,他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三欧的“环卫工”。
在村两委和他的带领下,三欧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那几年,三欧村紧紧抓住创建晋江市美丽乡村的机遇,积极推动各类建设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其中,一项特别的工程——三欧村文化公园的建设,投资逾1000万元,成为这个乡村焕然一新的标志性项目。这个公园的诞生,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当我踏入三欧村文化公园,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便迎面扑来,微风轻拂,带来阵阵清新之意。公园的正中央,是一片名为风景池的秀美水域,池水碧波荡漾,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村中,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这片风景池,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公园的视觉中心,也是村民们情感的寄托。围绕着这片美景,公园四面展示了三欧村丰富的文化元素,长长的文化长廊,用石头和木材构筑而成,展示了三欧村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沿着风景池畔,一条玻璃栈道蜿蜒其间,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观景体验。公园的一隅,还设有凉亭和假山,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每天清晨和傍晚,是文化公园最为热闹的时候。村民们相约在这里,或散步健身,或随着音乐跳起广场舞,或聚在一起品茶聊天。在这里,他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惬意生活。三欧村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村庄的颜值,更是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结束语)
名仕是一种风范,它如同高山流水,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清澈;犹如繁星点缀的夜空,独特而永恒。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芳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有这样一位“名仕”,从企业老总到村官,他以一己之力,笃行十八载的村官之路,用他的智慧和实干,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真正的名仕,不在于地位和头衔,而在于他们的品质和作为。欧阳名仕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村官的“名仕”风范!
作者简介:
杨新榕,笔名“烟波放钓”、“小山闲人”,1967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作协副秘书长、丰泽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台商区作协顾问。民盟泉州市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泉州市政协刺桐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学师从知名散文家蔡飞跃先生,已出版《拾一枚紫叶的情怀》《丝海听涛》《遇见》三部散文集、《赤子之心》长篇纪实散文一部,长篇小说《那年秋天》《秋语茶馆》两部和中短篇小说集《血蝠》,以及个人画册《杨新榕闽南风情画》《闽南五色话画》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