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眷恋
文/盛百珍(辽宁台安)
一一一一一
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四十余载
浓浓乡情终生不忘
梦中我时常回到她身旁
与父老乡亲唠唠家常
久违的故乡有我割舍不掉的思念
虽然相距几十里
但一年也回不去几趟
我的家乡坐落在辽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清清的辽河水滋润着肥沃的土壤
人杰地灵勤奋向上
辽河似璀璨的明珠嵌衬着富庶的家乡
老家门前的那口石头垒成的老井清泉甘甜
房后的池塘岸边垂柳白杨郁郁葱葱
瓜果梨桃浸着馨香
儿时在生产队的场院里捉迷藏
夜晚拿着手电爬上屋檐捕捉麻雀
还有那些爬满架的黄瓜和南瓜秧
雄鸡报晓绚丽的朝霞照亮了纸糊的窗户上
卖豆腐的叫卖声打破了宁静的小村庄
生产队长早上出工的哨子声吹响
开始了一天的繁忙
学校的校园里书琅琅
喜鹊枝头唱
狗吠在院子里看护主人的家档
家乡西面的老国堤
像父亲坚实的臂膀似一条长龙
守护着家园的安康
故乡的辽河水像母亲的乳汁孕育着庄稼一片片
走遍大江南北,黄河长江
历经百折千回
还是深深眷恋故乡的黑土地
那片片的玉米高粮
奶奶手中的笆蕉扇摇着清爽笑在脸上,
爷爷的旱烟袋吐着沧桑
父亲的小算盘拨的叭叭三响,计划一年的开销节衣缩食度时光
妈妈的针线板纳着亲情连着儿女情长
故乡令我荡气回肠,志在家乡
老家到县城路虽不算太远
冷月残灯最难忘
夜晚的孤单何处化凄凉
思乡的愁绪一点点滋长
时常怀念养育的黑土地
辽河水的意往情长
老榆树的树钱嚼得那样清香
冬天的粘豆包裹着幸福吉祥
荞面饺子一咬流油口水多长
杀猪肉炖酸菜,大骨头血肠
老的味道透藏着美好安康
欢声笑语在心中回荡
流水潺潺的红旗水库
是我心中的向往
旱灌涝排杨柳花芳
鱼肥虾大纯天然的味道
丰富营养
吱吱作响的老石磨和石头碾子
推来推去
碾碎了岁月年轮交替的太阳月亮
魂牵梦绕的家乡
父老乡亲的纯朴
水清树抱的村庄
追逐昔日的美好
留恋那高高的钻天杨
思念的心悄悄回放
春天春风拂面明媚风光莺飞草长
夏日骄阳似火稻禾随风掀浪
秋景风光无限万顷泛金光
硕果坠枝处处飘香
冬季白雪皑皑素裹银装
四季轮回一切都在岁月的画卷里珍藏
堤坡杨柳苍翠,沟渠鲜花绽放
青青河边草抚育着牛羊
这里有我儿时的遐想
美丽的憧憬和美好的愿望
因为我曾经在岸畔出生成长
踏着铿锵的脚步
行走在家乡希望的田野上
抓一把黑土散花醉人的幽香
蜂飞蝶舞夹着野花的芬芳
欢快的牧笛声在脑海里时时回荡
明媚春光秋色如金
存留童年未来的希望
家乡是铸就人生的桥梁
家乡是点燃人生前行的烛光
点燃春绿生机盎然
丹心妙手泼墨挥毫跃燃纸上
现在已入夕阳
对家乡更是朝夕暮想
就像陈年佳酿醇香
浅酌低唱芳香悠长
点点滴滴轻舞飞扬
在深夜的月光下
伴着思念带着惆怅
饮下思乡酒更是乡情难忘
带着寻觅智慧的种子
闪烁着光芒豪情万丈
而今重回家乡
曾经漫步过的小村庄已经变了模样
柏油马路连接村户
整洁统一的大门墙,路灯排排夜晚灯火辉煌
村里的文化广场舞姿优扬
幸福的笑容在脸上荡漾
我爱我的家乡
更爱那片多情的黑土地
更爱辽水波涛渊源流长
2024.6.23
【美文点评】;
这篇《故乡的眷恋》是一篇充满深情和真挚回忆的诗歌作品,作者盛百珍以他独特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中。以下是对这篇诗歌的点评:
1. **情感真挚**:整篇诗歌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无论是对故乡的风景、人物还是儿时的记忆,作者都进行了细腻而深刻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那份浓厚的乡愁。
2. **内容丰富**:诗歌内容丰富,从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生活细节,再到对家乡的深情告白和回忆,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那些对家乡风物、习俗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也深化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表达。
3. **语言优美**:诗歌的语言优美,用词精准,句式流畅,富有节奏感。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的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4. **主题突出**:整篇诗歌的主题突出,紧紧围绕“故乡的眷恋”这一主题展开。作者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 **文化价值**:这首诗歌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它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为读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故乡的眷恋》是一篇情感真挚、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主题突出、文化价值较高的优秀诗歌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人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作者简介】
盛百珍,男,1949.11生,中共党员,乡镇公务员退休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
辽宁省当代文学艺术协会会员
鞍山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
鞍山市诗赋协会理事
台安县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辽河新韵诗刊副主编。作品分别在台安县报,市以上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7000余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