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当陕西诗人走进美丽渭南采风团从古城西安出发时,乌压压的黑云伴随着豆大的雨点哗啦啦的敲打着车窗,让带队的解莉芬团长王芳闻副团长心中直打鼓,万一大暴雨来了,这一天的行程就糟糕了。

也许是一个个诗人的一身热血飞腾加上灵魂拷问感动了上帝,中午时分,渭南上空居然晴空万里,彩霞满天。当桃花源、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渭华起义纪念馆等如同一幅幅人间山水画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商洛市原作协主席、诗人董发亮激动的举起相机“卡卡卡”拍个不停,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咸阳市诗歌学会会长、诗人凌晓晨不甘落后,冲到最前边用手机激动的叫着“各就位,请看这里!”尤其是洛杉矶《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总编、世界华文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韩舸友更是当仁不让,讲起了摄影如何用光、如何沟图、如何利用黄金分割线,边讲边用手机和拍下的照片做示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王芳闻的诗歌《渭南行吟之一,又见凌霄花》就这样出笼了——
细雨霏霏
徜徉在桃花园
不见人面笑春风
惟有凌霄花还在飞檐和长廊里微笑
闲云被山雨洗净
挂在九阙楼上
藤上桔红,朵朵忆着旧梦
象一首白居易的旧词,余韵袅袅……
王芳闻是一个性情中人,在少华山森林公园,当她一眼看见河边树林中的一朵朵鲜艳多目的花朵时,她一边闻一边用手机拍照,并在百度中搜索着,一会儿,她就激动的叫了起来,“它的名字叫凌霄花,我要为它写一首诗”。在两岸峡谷的白云缝隙间,一向思绪万千集灵感于一身的摄影艺术家、诗人董发亮立马悄悄的告诉她,“我发现唐代的诗仙李白来了!”正待众人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之间,他打开了相机,只见两岸峡谷之间,一幅类似唐代诗人李白的图像悬挂在一汪山泉的上空,原来,这是两朵月牙形的人字形云彩,仿佛一个神仙从空中飘然而止。大家惊喜的叫了起来,“董老师真是好眼力!”
截止22日晚上十点,在不到两天时间里,由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部长、影视编剧李长征,著名诗人王芳闻写的“陕西著名诗人走进美丽渭南”采风活动新闻及诗歌,通过《今日头条》《都市头条》《中国旅游网》《华人头条》《国民头条》《人民网-人民视频》《美篇》《南方企业新闻网》《中国县域频道》《中国早报》《搜狐网》《人民观察》《中视快报》《中国红色教育公益网》《乡村振兴网》《大众新闻网》《顶端新闻》《网易新闻》《小红书》《知乎》《抖音号》等20多家媒体报道,点击率早已超过30万人次。
从事摄影五十多年的著名摄影艺术家董发亮,22日中午看到王芳闻写的诗歌《又见凌霄花》在一天之内点击率突破4万人次,进入今日热搜“红榜”时,诗兴大发,立马创作出了他的得意之作《石门偶记》——
走遍天下山川
我只想
留一串串脚印少华山
那是外婆的故乡
娘亲常去还愿的地方
石门前
我遇上了诗仙
仰天长啸
一任山水牵着白云
把盛唐的绝句
吟给远去的凄美
让一位被江山抛弃的女人
拉着天际那条白练
泪眼婆娑
看到王芳闻与董发亮接连创作出了好几首诗歌,同行的20多位诗人坐不住了。有的悄悄把诗歌写在笔记本中,有的写在掌心反复揣摩,有的干脆把它写在一张张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上,更有甚的,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偷偷的发给了远方的爱人和孩子。
从桃花源到少华山,从潼关到华山再到大荔县,相约美丽渭南采风团情系于山水之间,寄托着对这片红土地无限的深情,因为他们明白,这是“绿叶对根的告白!”
李长征
2024.6.22于陕西大荔县。
【作者简介】
李长征,男,陕西省商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作家、摄影家、影视编剧,社会活动家和十大杰出策划专家。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部部长,CCTV《成功之路》栏目总策划兼总制片人、CCTV《点亮人生》栏目总制片人、中央电视台大众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当代华人传奇影视传媒制作(北京)中心总导演。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秦岭书法大学终身荣誉校长,陕西省慈善总会、陕西省企业发展促进会等38家行业商协会名誉会长高级专家顾问。
30多年间,采访、组织策划并推荐为省级以上优秀党员标兵、全国劳模、十大公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党的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等县处、厅局、部级以上的先进人物达31800余名,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十多年来,先后在西安晚报、陕西日报、海南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国防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女友、读者等国内外160多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文字作品300余万字,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电视连续剧等10余部,获奖30余次。其中,报告文学《血祭唐古拉》在《西安晚报》、《女友》、《中国国防报》、《读者》等报刊发表后,曾引起读者共鸣,国内媒体刊物相继转载,被译成英、德、法、日二十多种外文,并被列为《世界小小说1000篇》、《世界精典小说400篇》、《中外名家1000篇》。诗歌《十八岁的女兵》、《山民》、《野村女人不是诗》,散文《人人都是一道风景》,长篇小说《大山的呼唤》、《南下记者历险记》,电影《陕北冷娃进城》《为了这片蓝天绿水》《足球梦》《绿色的呼唤》等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自1989年涉足策划领域以来,围绕着中央组织部、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提出的号召,先后参与和成功地策划了《三个代表在基层》、《中国经济特区企业改革优秀人物风采》、《首届职业经理人表彰大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第一至第三届世界小姐比赛》、《第一至第三届博鳌亚洲论坛》、《第一至第三届横渡琼州海峡运动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型庆典活动》,《“‘娃哈哈杯’、‘宝龙杯’、‘华翔杯’、‘格力杯’、“一汽大众杯”2004至2009中国改革创新高层论坛》,《第一至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年度人物及其报告文学人物通讯大奖赛》、《改革开放三十年高层论坛》、《2004-2012年度中国企业品牌500强暨行业十大著名品牌表彰大会》, 第1至第12届《时代楷模爱心中国先进集体模范人物颁奖大会及其公益明星晚会》, 《30集电视连续剧〈穿旗袍的女人〉全球配角演员大赛》,《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十周年公益晚会》等,编辑出版《时代楷模》(1至12卷)达600余万字等。编辑出版《时代先锋-中国改革成就大典》(1至5卷)、《爱心人物》(1至5卷)、《爱心中国模范人物》(1至6卷)达1000余万字。受到江泽民、李鹏、贾庆平、乔石、周铁农、蒋正华、王光英、布赫、白立忱、孙家正、王文元、孙孚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组部部长张全景等人的接见和高度评价,称为“中国策划界冲出的一匹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