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店 赋
(作者:曹解路)
见骚人文客,几写“礼泉赋”,难分仲伯。文人笔端,把个礼泉,堪比南京北京;赵鎮阡东,胜如咸阳西安。没有平头乡民,唯有时代精英。
小城有小城的景致,乡村有乡村的故事。王店八堡,离县十里。东邻的仪门寺,出了个监察御史苟好善。南边的药王洞,孙思邈救过人命。西边的是雒村,庙里供着张三丰。北边的裴寨,村中多精英。
不才班门弄斧,附庸风雅写我王店,虽俗言俚词,凑个热闹,见笑于方家了。
俗语云:王店八堡,好女子千五。那女子标致大方,仪态万千,能织能纺,使外村人垂涎。又说:八堡王店,好男子八千。那小伙口方鼻直,不羡仙,不攀官,各种活路,耙耱碾打都能来,尤其重信誉,说个钉子便是鉄。
八堡在外干事的也多,就不说了。单说那扛模子打胡基,打墙提锤子,钉锅转村子,盖房当匠人,小炉匠,挂面的,杀猪的,做厨的,当相公的,各样人才都有。也出过几个瞎种,欺行霸市,做贼说慌,但都被惩治。
上了王店坡坡子,戏子就是窝窝子。大戏莫要说起,那弦板皮影,走州过县,甚至出国,最具特色。
王店人,朝扶犁杖迎晨曦,暮荷锄头归村里,日出日作,自食其力。那耍水上树逮蚂蚱,撵兔偷瓜灌黄鼠,是儿时情趣。丢方下棋狼吃娃,是农家人的游戏。磨过多少岁月,春暖花开肚子饥。土布换粮去口镇,底角沟,百子村,闯关躲过挡粮人,生活多苦辛!
王店人,不怨天,不怨地,勇于挑战百折不挠,挺直腰杆向前进!交过粮,纳过税,如今弯了腰,驼了背,街头晒太阳,门上开故事会。
应喜寺,喜应寺,却是唐王生儿子。敬德修建王店寺,阿婆曾到八堡村,寺门大槐树,迎来东去西往客。
互助组,髙级社,大跃进,人民公社,改革开放,承包到户,发家致富,建设新农村,王店人,跟党走,没二心。
而今的王店,道路宽又广,路灯亮堂堂。收麦不叫客,种秋也不忙。青年打工去,老幼守家乡。不过要记住:月是故乡亮,家是王店強。
二0二四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