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不是酒
目前,整个中国就一瓶酒活的最好,因为它叫茅台。
谁不知道几斤粮食就出多少斤酒啊,瓶子包装占成本价的一大部分,都明白。
那么它凭什么就一千多,还抢不着。主要因为它不是酒。
或者只能讲一百年前它短暂的是酒,当过酒,小名叫酒。
在清未民初的烧坊时代,就相当于当地的一款土产,和豆腐脑,胡辣汤差不多,下里巴人的玩意儿,这时小名叫土酒。
红军长征到遵义,累了用它洗洗脚而已,没有啥神秘的,洗了倒下水道。
这个特殊时代还兼备洗脚水的功能呢!
解放后,开国庆典用的汾酒,也没它的什么事。
重要节点来了,人物纷纷登场。第一,周恩来总理,当时兼外交部长,招待外国友人时喜欢用茅台,今天去茅台酒厂看广告栏,这个桥段讲的嘴角冒白沫的,是主要宣传故事。
再讲一位坟前摆了一圈茅子的许世友将军。他是为茅台的大粉丝……
关于爱这口的名人例子很多。
中国是一个上行下效的社会,如此这般,在八O年前它是最高端的接待用酒,成了无形中的广告,这个时代与民间无缘的,是个外交介质。
改革开放后,老板们要谈生意,跑批文,走门路,拜干爹,它成为主要润滑剂,赵本山自述是扛着茅子去北京混世界的。
后来茅子股票上市了,改革积累了財富,增产又增产,炒了又炒,它的外号叫液体黄金,就是一个炒作标的。
综如以上,它生下来这些年,名子叫酒的时段没有几天。
我判断,最近以各种方式消耗完存量,它会最后的定位只剩一个奢侈品属性了,大概率以后都喝不起。
估计茅台厂家会缩量保价,华丽转身的,因为我国真的缺一款酒类的奢侈品。
至于什么茅台厂长讲用茅台搞共同富裕,是应景的话,也许还会讲新质生产力呢,还会讲让老百姓人人喝的上茅台……,信这个,还不如信母猪上树呢!
它不是酒,有人当药,有人当水,有人当血,有人当礼物,有人当存款,等等而已。
中外酒文化协会
酒史文献研究会会长
刘永 202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