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娃稚语(散文)
文/何贤华
当孩子咿呀学语时,爸妈们便迫不及待的教孩子从最简单的发音开始。如一个声调、一个字音,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那稚嫩的童音夹杂着含糊的腔调,惹得人捧腹大笑。这不,我家的小宝贝锦姝有两岁零二个月,她模仿大人的声调和出其不意的噱头,也给家人带来笑声和快乐。
小宝贝锦姝一直是妈妈带着。自出生后,妈妈就全职服务小宝贝。两年多了,小宝贝从襁褓中婴儿,变成健步如飞的顽童,期间妈妈付出了多少的精力和汗水。为此,爷爷奶奶时常感到内疚。照看孩子,本是爷爷奶奶分内的事,由于相隔太远,又因为身体毛病多,所以儿媳妇体贴我们,就主动带着孩子。
小宝贝的成长,凝聚着妈妈的心血。我们每次聊天时,通过视频播放,小宝贝的一举一动,嬉笑嗔怒,确实叫人喜爱。她妈妈是名早教老师,在育儿和辅导上有经验,小宝贝的进步特别快。
记得小宝贝一岁半的时候,那时他们在湛江外婆家住。在一次视频中,小宝贝倚在妈妈怀中,对着镜头与我们互动。妈妈说:“小狗怎么叫?”小宝贝不假思索:“汪汪。”“那小鸭子的叫声呢?”妈妈语锋一转。“嘎、嘎。”小宝贝边学边做动作。“老虎呢?”妈妈问,小宝贝,张开两手,用力地“吼一”。“还有大象呢?”妈妈又问,这时小宝贝抬起右脚,用力的“咚、咚、咚”,猛踩几下。当然,还有青蛙的叫声,企鹅的姿态,猩猩的笨拙……都表演得像模像样,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表演是人的天赋,如果加以指导和塑造,那就更成熟了。小宝贝非常听话,又乖巧,很少听到她的哭声。有次视频时,妈妈对她说:“妈妈抱宝贝,开心的说。”她一听,嘿嘿一笑,马上就来了:“妈妈抱宝贝!”声音轻快,充满欢乐。“哭着说。”妈妈又来一句。“哼,妈妈抱宝贝……”小宝贝顿时沉下脸色,用小手轻揉眼睛,嗓音里带着哭声。乍一看,真是哭起来了。“好好地说。”妈妈话音一转。“妈妈抱宝贝!”小宝贝马上阴转晴,语音欢快起来,脸上满是笑容。这个小家伙,变化怎么这么快呢?随着她一喜一忧,我心里也乐开了花。
坐摇摇车,是小宝贝最喜欢的玩具。每次外出,就缠着妈妈坐上一趟。离家不远,一家超市门口有两台摇摇车。一台外形像猪的摇摇车,另一台是带娃娃头像,有蓝色视频的摇摇车。有时候玩的小朋友多,还要在旁边等上一段时间。她特别喜欢蓝色带视频的摇摇车,视频里有儿童的动画类的图案,很是吸引人。她随着起伏的车身,听着动听的音乐,看着变幻的图画,高兴不得了。有时玩了一曲又一曲,还不肯下车。妈妈看了这个情况,问她:“坐摇摇车要硬币呀宝贝。谁给钱?”“爸爸给。”她脱口而出。“爸爸有钱吗?”妈妈问。“有好多钱。”她答。“爸爸钱在哪里?”她一听,便指着车说:“在摇摇车兜的硬币里。”说这话时理直气壮,言下之意是爸爸的钱,就在摇摇车里面。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儿歌《好爸爸》,尽管她唱不完整,一首歌几次中断,可她坚持唱下去。当唱到“好爸爸,好爸爸,打起屁股啪、啪、啪”时,她特别兴奋,很是带劲。一次,她唱这首歌时,妈妈故意逗她,唱到“我有一个好爸爸,好爸爸……”妈妈指着坐在旁边的爸爸说:“我有一个好老公。”她一听,纠正说“好爸爸”,“好老公。”妈妈存心逗她。她连说几句“好爸爸”,妈妈连回几句“好老公”。哪知她听出了名堂,却说:“呀呀,这这好搞笑!”心里对妈妈有些不满。可妈妈这时郑重地对她说:“这是妈妈的老公,宝贝的爸爸。”“这是宝贝的爸爸,妈妈的老公。”她重复了一遍。“对呀!”妈妈赞扬她。哪知接下来一句话,让我们笑痛了肚皮,她说“这是妈妈的爸爸,宝贝的老公”,说的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在一旁的爸妈一片哗笑。每当视频看到这里,我也禁不住哈哈大笑。
为了培养小宝贝的专注力和兴趣,妈妈买了几大捆幼儿读:有手撕贴图的,有看图读画的,有电子音响读本,等等。小宝贝很用心,看书很安静,有时一看就是半小时。有次她在房间看书,妈妈对她说:“宝贝天天看书,有文化吗?”“有文化!”她答。妈妈说:“有多少文化?”“有一个文化!”她自豪地说。“那爸爸有没有文化?”妈妈指着旁边的爸爸问。“爸爸有一个文化!”她快速回答。“那文化是什么呢?”妈妈又问。听了这话,她愣一下,迅速放下手中的书,指着书本说“文化就是书啊”。说得多轻巧,多自在。
今年春节,回家的小宝贝可活跃了,与隔壁的桐桐小叔如胶似漆。他们在一起玩,可开心。桐桐教她原地跳步,她反复跳了几次,没有成功。夜里,她想起白天跳步,就原地跳,一下,两下……当双脚合并同时离开地面,落地时稳当不摔倒,她可高兴哩。连续地跳着,她边跳边拍手鼓掌,我们也为她鼓掌。这时,她一边跳一边转圈,突然说:“奶奶没有鼓掌。”听到这话,我们笑的更欢了。原来奶奶说夜晚鼓掌不好,就没有鼓掌。岂料她眼尖心细,看见了便毫不留情的说出来,弄得奶奶很是尴尬。
当然,每个小宝贝的家庭环境不一样,成长的空间不相同,传授的方式有差别,可一颗稚嫩的童心和对事物迷恋的热情是一样。他们带给家人是欢笑和欣慰。前不久,与一朋友聊天,他说的萌娃稚语更叫人喷饭哩。一家四岁左右小宝贝拿着妈妈的戒指,去向奶奶求婚,那是多么荒诞的场景呀!原是小宝贝看了婚庆典礼,才模仿来的。
家有小宝贝是热闹的,也是欢快的。从这些天真无邪的稚语中,我们读懂了他们的情趣,也看到他们在懵懂中对待事物的超常想象。

作者简介:何贤华,湖北省蕲春县人。职业:教师。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其间做多年电台新闻工作。曾供职《羊城晚报》社。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刋及多家网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