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古诗联学院】
现有绝、律、联、词、曲、诗钟、汉俳,微诗,国学,银河系 顶真 三句半 高研班 等,秉承传统 弘扬文化的理念,把志同道合的朋友疑聚在一起 使全体学员和老师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使学院锦上添花 别具风彩!!



01宁 静02李文春03日月(敬金忠)04段志军05韩占荣06李广恒07骆杰英08汪凤森09青青子衿 10潘如琴11汪凤森12李凤英13郑举纲14赵偲含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中级班第9讲作业
01.宁静
〔商调·秦楼月〕竹荫(中原音䪨 尤侯)
眉心皱,熏风暑气身湿透。身湿透,绿荫深处,(且)把清凉嗅。(幺)千竿修竹都清瘦,一枝一叶含灵秀。含灵秀,(恰)冰冰玉手,熨平(眉)心皱。
2024.6.19
02.李文逵
〔商调·秦楼月〕•夏至(中原音韵十一、萧豪)'
夏至到,西瓜上市香飘绕。香飘绕,短裤拖鞋,(有)凉风真好。(幺)畅吹啤酒心情妙,烦忧抛却开怀笑。开怀笑,时光虽促,此宵休扰。
2024.06.22
03.日月(敬金忠)
[商调•秦楼月]荷塘 (中原音韵 庚青)
荷塘景,蜻蜓点水婆娑影。婆娑影,鸳鸯嘻戏,鲤鱼欢蹦。[幺篇]明珠翠盖凝晶莹。红莲艳蕊光辉映。光辉映,花开并蒂,藕藏心镜。
2024.06.23
04.[商调·秦楼月]夏至(中原音韵车遮韵)
文′段志军
沙坪夜,雨侵夏至无休歇。无休歇,伞花斜附,语私叨窃。[幺]恐惊天上星和月,却闻蛙唱合欢悦。合欢悦,静听音韵,共持炎热。
05.韩占荣
〔商调·秦楼月〕暴雨成灾(新韵)
天阴暗,雷鸣电闪时时现。时时现,兽禽闭嘴,老农心乱。(幺)沟平塘溢溪河泛,花残苗毁鱼虾窜。鱼虾窜,粮田洪涝,半年白干。
06.〔商调·秦楼月〕塔园一瞥
文/李广恒
玲珑塔,玉身矗立镶银瓦。镶银瓦,小桥流水,丽园如画。(幺)云霞缥缈香烟化,善男信女焚香罢。焚香罢,乞佛保佑,健康潇洒。
2024.6.23
07.〔商调·秦楼月] 夏至(中原音韵 支 思 )
文/骆杰英
凡夏至,夜间短白天长侍。天长侍,多雷阵雨,气温高伺。(幺)拜神祭祖民间祀,凉汤避暑清茶食。清茶食,酸梅苦草,众人喝嗜。
08.汪凤森(黑龙江)
[商调•秦楼月]也说爱莲 (中原音韵 东钟)
馨香送,凌波菡萏风姿弄。风姿弄,接天伞盖,玉容娇纵。[幺篇]天然雕饰禅心奉,淤泥不染清涟种。清涟种,洁身自好,世人争颂。
2024.06.24
09.〔商调·秦楼月〕·琴思(中原音韵东钟)
文/青青子衿
南风送,西楼且把瑶琴弄。瑶琴弄,(欲)将心事诉,有谁能共。(幺)悠悠一曲相思咏,高山流水无人懂。无人懂,(叹)知音何处,夜来清梦。
2024.6.24
10.【商调·秦楼月】夏至(中原音韵·东钟)
文/潘如琴
炎热浪,绿阴深处鸣蝉状。鸣蝉状,风清秀美,柳丝摇样。(么)池塘水满莲初放,小舟轻荡波心漾。波心漾,远山如黛,夏初时盎。
11.汪凤森(黑龙江)
[商调•秦楼月]高考抒怀(中原音韵 齐微)
高考季,凌云壮志争折桂。争折桂,鸾翔凤翥,翰林椽笔。[幺篇]千淘万漉豪情寄,黄沙流尽真金贵。真金贵,荣登龙榜,玉终成器。
2024.06.23
12.[商调•秦楼月]夏荷(中原音韵恒欢部)
文/李凤英
河塘畔,夏风轻拂荷香漫。荷香漫,碧波荡漾,蕊开装换。(幺)蜻蜓点水鸳鸯伴,露珠洒满芙蓉冠。芙蓉冠,风吹花落,雾缠云断。
13.【商调.秦楼月】苦水河
文/郑举纲
源深涧,秃山悬壁沙泥岸。沙泥岸,十年九旱,更无璀璨。(幺)鳞波洗尽耕耘汗,惊涛承载愁悲叹。愁悲叹,冬春碱泛,夏秋灾患。
14.【商调·秦楼月】日暮找孙儿
文/赵偲含
斜阳远,下楼寻找孙儿面。孙儿面。墙东不在,苑西不见。(幺)老翁急得挨家串,一时吓得心魂颤,心魂颤。玲珑身影,猛然惊现。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中级班第9讲
主讲老师:宁静
散曲漫谈(九)
曲者,千古之绝技也(第一部分)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三颗璀灿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宝贵财富。诗、词、曲在各自的时代奏出了艺术最强音,成为各自时代的文学符号,显现出了当时中国的文化历程。
中国是诗乐的国度,有大乐与天地同和,美诗与日月同光的思辨。诗、词、曲在广义上讲都与音乐有渊源,但也是不同形式的诗,是文学作品。从形式上讲,都追求适合于吟诵或歌唱的韵律,都有固定的形式。从内容上讲,都体现天地之节奏,山河之节律,社会之节拍,抒发人类心音、思想心怀、时代心声。
元曲有杂剧和散曲两类,但是,无论是元曲中的杂剧还是散曲,都是以小令作为基本形式的,散曲又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两支以上的同宫调小令联缀,才能形成套曲,若干支以上的套曲才能形成杂剧中的唱词。所以,元曲中小令最引人注目,数量和质量均是代表元曲最高成就的。
散曲又有南曲与北曲之分,在这里我们只说北曲。散曲是继诗和词之后而兴起的另一种汉文学体裁,又称为“清曲、词余、乐府、今乐府”等。小令在当时叫“叶儿”,是属于广义上的汉族诗歌。它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小令,二是套数,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带过曲仍然属小令范畴。
散曲起源于何时已难确考,它产生于汉民间俚俗歌谣,至元代,诗词依然处于“正宗”,但又涌现出一种新体裁散曲与诗词分庭抗礼,这和语音及音乐的发展有其直接关系。元代民族大交融,北方少数民族音乐传入中原,而唐诗宋词不能与之融合,必须要有新的诗歌样式相配。王世贞《曲藻·序》云:“自金元入中原,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民间俗文学的蓬勃兴起,更需能表达此时情趣的诗歌体裁,散曲为之提供了这等思想情感的工具,这种世俗化纵姿少检束的人生情怀,找到了恰当释放形式,因为散曲这个形式灵动活泼,其虽然有固定的曲律,但与诗词的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不同。在定句方面,散曲有些曲牌可以衬句。在定字方面,句中可以衬字(衬字只加在句前或句中,不得加在句尾。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多的比正文还多。南曲衬不过三。衬字不讲平仄)在定声方面,有的句式平仄可以变化,但变化亦在曲律规定内,有时又平上可代。然而,散曲的平仄律有时很严,为了声响,有的句式平声分阴阳,仄声分上去。这就是散曲律式的宽与严同在。散曲的语言倾向口语化、俚语化、俗语化、戏语化、谑语化、谐语化。但还要谑而不虐,俗不伤雅,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起到曲意明朗活泼,跳跃灵动,穷形尽相的效果。清代刘熙载《艺概·曲概》云:“一曰深情,二曰豪旷,三曰婉丽。
散曲的特点是
(一)每曲均有其曲牌,且曲牌属于一定宫调,如:正宫、仙吕、中吕、南吕、双调、越调、商调、黄钟。常用作带过曲的曲牌言调是:正宫、南吕、双调、中吕。宫调有些好似现在的A调、B调、C调的调式。牌调、宫调的使用较严,一般不可逾越。曲牌虽然计有四百多个,但是真正可用来制填小令的还不到一百个,实际正常使用的不到五十个,小令是基础,带过曲和套曲均是有小令组成的,制作小令必须要熟悉小令曲牌,带过曲和套曲还要考虑所用曲牌是否属于同一言调,在音律上能否衔接,不可随意,能作带过曲的小令约为三十种。
(二)散曲的用韵,散曲为密韵,小令,带过曲、套曲均是一韵到底,不得换韵,一般情况下,差不多句句用韵,白韵较少。诗用《平水韵》,绝句、律诗韵用阴平、阳平、押平声韵;词用《词林正韵》词韵分平韵、仄韵、入声韵,词韵有五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而散曲用《中原音韵》,没有入声,入声派入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大致与现代汉语拼音四声同,但有些韵字与现代汉语韵母不一样,因为古声和现代汉语语音发生了变化。散曲的押韵既“宽”且“严”,宽者是有的句可押可不押,有的句可以上代平或以平代上,严者是仄韵分上去,绝不可混淆,且韵前字亦有定格。如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越调”是言调,“天净沙”是曲牌,“秋思”是曲名)此曲“古道西风瘦马”句,仄仄平平去上,“瘦马”去上,“瘦”字,韵前字定格为去声,“马”押韵字,上声,此两字以前去后上才能合其声响,元曲中虽有个别以平代上者,但是,“去平”不如“去上”起调,最好不要错乱,以遵律为佳,这样才能保证散曲的语言流畅活泼,语音的铿锵跌宕。散曲也有不允许重韵的规定,这是指小令,套曲可以重韵。小令不重韵更使之有一股恢宏潇洒的气势。散曲押韵比之诗词,其难度更大,格律诗押平声韵即可,不分阴阳,词除押入声的词牌外,一般阴平阳平不分,仄声上去入三声亦不分,诗词押韵平仄分明即可。而散曲,仄声字的押韵使用是必须分上去两声的,有时平声字的押韵也要分阴阳,如果押平声韵,在韵位上不要连续用阴平或阳平,要在选字时阴阳隔开使用,这虽不是硬性规定,但一般情况,曲家制曲都比较注意这一点。
(三)衬字使用,散曲的衬字使用标志着曲与诗词最为明显的区别。为了合调宜唱而散曲
可以加衬字,意在强化某种情感或扩大某种意旨,或者兼而有之。所加衬字在曲中不避重字如:王磐【中吕·朝天子】《咏喇叭》(“中吕”是宫调,“朝天子”是曲牌,咏喇叭是曲名)“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这家,那家”是正句,“吹翻了,吹伤了"是衬字,这些重字是有意重字,加强了语气。由于小令体制短小,意境的创设强调集中凝炼,故小令中的衬字少,一般句中不超过八个字,而在套曲中因体制庞大,需要铺陈,所加衬字没有固定,有的最多能加到五十三个字,如关汉卿【南昌--枝花】《不伏老》(“南吕"是言调,“一枝花”是曲牌“不伏老”是曲名)这支套曲是元曲中衬字最多的范例。
衬字常用虚词,也可以用实词,衬字不加在句尾,是因为有些曲牌句末用字在阴阳上去,音调方面严守不出,有“诗头曲尾”说法。衬字只是为了加强某种情感色彩,渲染气氛,不能用成重音,所以不能放在句末参与韵脚使用。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中级班第9讲作业
试做〔商调·秦楼月〕
一、要求:
1.题目格式为〔商调·秦楼月〕题目,题目自拟;
2.韵部自选;
3.韵依《中原音韵》。
二、谱式〔商调·秦楼月〕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幺)×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三、注意事项
〔商调·秦楼月〕小令,与词同。又名忆秦蛾,有幺篇换头,须连用。第三句须叠用第二句后三字。商调其音悽怆怨慕。
四、曲例
张可久
寻芳屦,出门便是西湖路。西湖路,傍花行到,旧题诗处。(幺)瑞芝峰下杨梅坞,看松未了催归去。催归去,吴山云暗,又商量雨。
五、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六、作业要求:作业完成时间为两周,各位曲友自行校验后上交,精品作业会登入讲义。
2024.6.16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野鹤 段志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刘梦龙
收稿: 徐成美 李文春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5.1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