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
在自学中成长在自创中升华
近日,我读到《大众教育学》“智育篇”之“高快教学”中一句话:“学生听十遍,不如自学一遍;学十遍,不如自讲一遍;讲十遍,不如自做一遍;做十遍,不如自创一遍。”这句话引发了我对学习与创新的深入思考。
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主动自学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仅仅听老师讲解,虽然能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但很难深入理解并灵活应用,多数是一种假学习:“一听就会,一做就废。”而当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时,通过查阅资料、思考问题、请教对子、尝试实践,学生才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体系。
小老师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为会而学是假学,为教而学是真学”。教别人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每个小老师通过向他人讲解自己学到的知识,不仅能够巩固自己的理解,还能发现一些之前忽略的细节和漏洞;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再加工、再思考、再创造;同时也是一个锻炼沟通和表达能力的过程,对每位小老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然而,仅有自主学习和讲解并不够,自做更是熟练知识、提升技能的关键。通过动手实践,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实践中的摸索和尝试,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加深入全面。以下是在复习物质时,小老师自主建构的物质复习模型图。应用自主构建的模型图完成对常见物质的梳理、归纳总结(包括今年中考物质Fe的知识归纳图)。


但我认为,自创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学习和实践中,每位小老师不仅要吸收和应用知识,更要尝试创新,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例如自编一道题)。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我们个人成长的重要体现。通过自创,每个小老师能够展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了离子的检验鉴别后,2110班几位小老师利用所学离子对自编实验探究题,然后全班同学积极进行研题活动。下图为小老师集体“教研”的成果。

同时,我们每位“大先生”也要认识到到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拓展视野、锻炼思维。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上位的理论指导,我们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相信每一位小老师、去放手每位小老师,让每位小老师都能真正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目标。把我们的校园办成一所“没有学生,只有小老师,大先生的乐园。”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生听十遍,不如自学一遍;学十遍,不如自讲一遍;讲十遍,不如自做一遍;做十遍,不如自创一遍”这句话不仅是对学习方法的一种总结,更是对我们个人成长的一种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以这句话为指引,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薛美丽:
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
常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非常感恩实达中学、感恩边校长,感恩为三标课堂默默付出的实达人!当然更要感恩的是为我们带来新思想,为我们指路的明师––孟教授!作为一名实达人,深感幸福与幸运。
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智育篇”之“高快教学”中说到: 讲不等于懂,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化,化不等于通。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老师讲,填鸭式教学,老师们最常发出的哀叹就是”我讲了一百遍了,就是教不会",作为老师为什么不反思,自己都讲了一百遍了学生还不会,到底是谁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老师、学生都痛苦。而孟先生的三标课堂理念就是为破而立的。为我们迷茫的教学生涯指明了道路,点亮了心灯。
三标课堂教学理念提倡从个体出发的自我教育,充分关注、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现状与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老师、好老师。因为每个个体不仅是自主学习的探索者,更是教会对子的小老师。通过互动,每个小老师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理解转化为生动的讲解来教会对子,从而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这种角色转换不仅提升了小老师的学习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责任与担当的意识。
只有学生会学,乐学,创学,我们的教学才算是真教学。
自从学校引进三标课堂,我跟随大家的步伐也在积极的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转换自己的课堂角色。曾经,我的课堂几乎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还挺好,觉得自己讲的还不错,沾沾自喜!以完成知识搬运为目标,然而每当学生成绩下来时就会发出惊呼:为什么这些知识我讲过好多次,学生为什么答不出来?甚至还会抱怨指责学生,觉得都是学生的问题。很是迷茫痛苦。
如今我终于知道症结所在。作为一名大先生,更重要的使命是要激励,赏识,唤醒,点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燃起来。让一个个小老师活跃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我,发现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如今我的课堂已经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专注凝神的自学;更多的是学生对子间的互帮互助;更多的是小组内的热烈讨论;更多的是阳光小老师的展示;更多的是一张张充满成就感的笑脸;
最后再次引用这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王佩佩:
高快教学的雅韵与智慧
读了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后,我对高快教学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感受和认识。
首先,高快教学是一种注重效率和效果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
其次,高快教学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深厚的教育素养。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高快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等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这种互动和沟通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高快教学还强调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和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让我对高快教学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我认为高快教学是一种科学、高效、注重实效的教学模式,它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深厚的教育素养,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探索和实践高快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美青:
学会自学,方为真教学
教学教学,
教会自学;
学生会学,
才算教学。
孟国泰先生的这句“教学歌”犹如一道亮光,照亮了教学理念的新方向。
“教学教学,教会自学”,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常常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容易忽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学习的意识。真正成功的教学应该是为学生打开自主学习之门,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航行。
而“学生会学,才算教学”更是强调了教学效果的本质体现。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自我驱动时,教学才发挥了其最大的价值。这提醒着我们教育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否帮助他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
这句教学歌简洁而有力,它督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会学习的人。它也让我更加坚信,只有将教会学生自学和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追求,我们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