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模样
作者:许木启
主播:刘金凤
监制:文 轩
责编:夏 天
总编:阳光波
初春时节的早晨
我肃立在春风拂面的阳台上
头顶上辉映着金色道道霞光
遥望着南天的远方
脑海掀起阵阵涟漪
心中泛起丝丝惆怅
啊,亲爱的奶奶,对不起
自从远去的年少开始直到现在
我还不晓得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我从来不知道你到底是什么模样
当你离开那个苦难的世界
我还在遥远天边的那个地方
我只记得当我来到这个人间
在我刚刚记事时走路还是摇摇晃晃
爸爸妈妈就曾告诉我你的大概模样
奶奶你那一米六零小巧玲珑的身长
你永远踏着那一双裹脚的三寸金莲
挑担,打柴,割猪草,播种和插秧
走遍田野,走遍山岗,走遍村村庄庄
谁家的小孩摔倒了
你挺着孕育的大肚弯腰把他扶起来
谁家的哺乳妹子断了奶水
你就过去用自己的乳汁把婴孩哺养
谁家的产妇分娩时遇到难产
你就匆匆忙忙跑到她的家里
烧开一盆热水,铺上一床新的床单
你用擦洗干净的双手权当助产婆
把婴孩的啼哭迎接到这个世界上
邻居家的老人生病不能进食
你用家里米缸中仅剩下的一瓢大米
细心熬成稀粥给他喂碗浓稠的米汤
当你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
厚厚老茧就长满了你的两只手掌
在你刚刚三十出头的年龄
条条纵纹就悄悄爬上了你的脸膛
那是日夜辛苦劳作对你的奖赏
那是无情岁月风霜对你的裹扬
啊,亲爱的奶奶
这就是你留给你的孙子模糊的记忆
这就是你留给你的后代清晰的模样
就是在1940年那个寒风凛冽冬天的凌晨
你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三十五周岁
你把苦难和怨恨永远留在了那个世界上
那是1938年一个兵慌马乱的夜晚
日本鬼子侵占了省城武汉
也占领了你那偏僻的山庄
为了躲避那炮火纷飞的战乱年代
你和爷爷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
离开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故乡
踏上沿途乞讨要饭苦难路程的上海方向
为的是逃避那硝烟弥漫战火燃烧的岁月
为的是艰难讨得那一点糊口果腹的食粮
爷爷肩挑着逃荒要饭的箩筐
那里面是一家人的全部家当
奶奶手牵着几个年少的孩儿
那就是你未来的期盼和希望
稍大一点我的爸爸和未过门的妈妈
手握着那根粗壮的木头打狗棍
那是为了防范富人家的恶狗咬伤
啊,餐风露宿,饥寒交迫
白天沿村沿街低头弯腰乞讨
夜晚露宿别人家的屋檐窑洞茅草房
饱一餐饿一顿,野菜充饥树皮当粮
酷暑,羞辱,驱赶谩骂与诽谤
随时随地摧残着一家老幼那煎熬岁月
寒冬饥饿症病惊吓与恐慌
时时刻刻毁灭着一家老少生存的希望
在一个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凌晨
奶奶你终于骨瘦如柴
奶奶你终于油灯耗光
无声地倒在沿途讨饭芜湖城市的马路上
走完你那死不瞑目的三十五岁人生时光
是谁让你暴尸芜湖街头两天两夜
是谁让你一家老幼哭天喊地悲伤
是万恶的旧制度使你到处乞讨流浪
是黑暗的旧中国让你倒毙异地他乡
啊,一贫如洗的家人无法将你安葬
是周边那些从不相识人们的好心肠
为你穿上去天堂的牛皮纸制新衣裳
是慈善的西方传教士把你亲手埋葬
相随你的是一卷崭新的草席
陪伴着你的是荒野孤坟乱岗
你没有留下一件完整的衣服用品
你没有留下你自己的墓碑和名字
你没有留下心里想说的只言片语
你没有留下一张你的照片供人瞻仰
你把对家人深深的牵挂和眷念带走
你把人世间的苦难和悲愤带到天堂
从此家人们再也看不到一
你那高兴时灿烂样的笑脸
从此乡亲们再也听不到
你那欢乐时夜莺般的歌唱
那是2003年盛夏的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
我和妻子站在雄伟的芜湖长江大桥上
头顶呜咽的飞鸟扑打着疲惫的翅膀
脚下哭泣的长江翻滚着无力的波浪
我们默默垂首悼念远去的奶奶
我们面朝芜湖城市的四方八方
我们深深鞠躬向奶奶默哀致敬
我们口里喃喃自语倾诉着衷肠
亲爱的奶奶,你从未见过面的孙子孙媳
今天特意来把你老人家看望
我们来抚摸你那流泪的脸庞
我们来看望你那慈祥的模样
祝你在天堂苦难的灵魂得以安息
愿你在远方守护着后人吉祥安康
看护着社会不再有不平不义和不祥
保佑着人们不再有贫穷痛苦和悲伤
我们一起祈祷这个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
我们共同期盼这个社会永远不再有苦难
我们一起用爱的心灵绘制世间最美好的彩虹
我们一起用善的双手构建人间最璀璨的桥梁
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鲜花绽放
让人间成为更加五彩缤纷美好的天堂
许木启:武汉市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刘金凤:诗文朗诵爱好者,黑龙江省第十九届口才演讲大赛金奖获得者。喜欢沉醉于声音艺术。通过真挚自然的表达,传递作者的心声。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