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内 心 富 足 的 人
文/若水(新疆)
曾听人讲:“一个人穷不可怕,即使是命穷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穷之人。命穷,心灵富足,犹可为也;心穷,这辈子完了,谁也救不了。”所以,要改变命运,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内心富足的人。
有的人,家财万贯,还在拼命赚钱,把自己累一身病也不肯罢手,归根到底,心穷。而有的人,即使拿微薄工资,只能温饱,却天天开心的不得了,一天到晚哼着小曲,这才是内心富足之人。
她小时候家里很穷,但父亲总是乐呵呵的,母亲总爱帮助身边的人。及至母亲病倒,姐姐接下了全家的重担。姐姐不但要伺候母亲,还要管家里地里,洗衣烧饭,纳鞋底做衣服,得闲还会帮村里的小姐妹们剪鞋样,帮婶子大娘裁衣服,帮老奶奶做鞋子。那时姐姐才16岁,活力四射精力旺盛,仿佛什么样的苦难都压不垮她。
面对困难,姐姐从不皱眉,总是乐观开朗,一边干活一边唱戏哼小曲儿,声音甜美轻快,让人听着特别愉悦。姐姐的内心富足与强大,深深影响并感染着她。她常想,如果不是姐姐扛下了所有的苦难,她的童年将苦不堪言。她希望自己长大了能像姐姐那样,内心富足,能为家人撑起一片蔚蓝。
一次,姐姐做好早饭叫她起床,她赖在床上不肯动,推说头疼。姐姐又催,她装哭。父亲听见哭声,以为姐姐打了妹妹,拿起棍子就要打姐姐。她良心发现,觉得姐姐为一家人操劳那么辛苦,若是害姐姐挨打,实在对不起姐姐。
于是她一跃而起,从床上跳起来去拉父亲。姐姐没有怪妹妹贪睡刷诈,看她为阻拦父亲,没穿鞋子从床上往下跳,担心把妹妹的腿摔坏,急忙双手扶住妹妹。
就那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原本有点孤僻乖张的妹妹逐渐开朗起来,变得和姐姐一样古道热肠,不再以自己的匮乏而自卑,内心也逐渐坚强起来……
很多年后妹妹一家人来到新疆,开了一个小店。一天一个过路的哈萨克小伙子跑到她家开的店,要借拧螺丝的起子(螺丝刀)。虽然是路人,也许急人所急已成习惯,她连忙拿出新买的起子给了年轻人。小伙子拿出一百块钱当押金,说一会儿把起子送过来。她笑了“这不值钱,你有零钱了押几块,没有就算了。”小伙子摸出三块,说不够吧。
她说“我也不知道这个多少钱买的,没关系,押多少都还是你的。”小伙子说声谢谢,跑没影了。她以为那人说用完还回来,也没问别的。结果到晚上也没见人影,恰好店里的电路出了故障,她老公要用起子。听说借出去没还,一下气得暴跳如雷。就连上小学的女儿也让她长点心,别老被人骗了。她不以为然,“人家没骗我,人家押了三块钱,肯定是有急事,忘了还。”老公看着她直摇头。
事实被说中了,第二天一大早,那哈萨克小伙子就跑来还起子,一个劲儿道歉。才知道他是附近村子的,车爆胎了,着急充气修车,没顾上还起子。她去拿押的三块钱还他时,小伙子已经走远了。后来,那个哈萨克小伙儿还给她店拉了不少顾客呢。正所谓,帮人如帮己,内心富足,积极乐观,看待任何事物都会往好处想。
一次与女儿闲谈,说起初中时的一个早上,刮着大风,女儿着急上学,眼睛余光看到地上一张崭新的一百元钱。她好奇地问女儿捡了没,咋处理的?女儿说没。“为啥?”她有点诧异,但她想女儿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我着急上课,快迟到了,没时间等失主。交给老师?又不是同学丢的,旁边是医院,估计是看病的人丢的。
我捡走了,失主回来找不到,不是更着急吗?”听了女儿的解释,她会心地笑了。一百块钱,不大不小,面对金钱的诱惑,才十三岁的女儿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上学。足见女儿不唯利是图,内心富足,即使将来走到社会上,面对各种诱惑,女儿亦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内心有光,心灵富足。做这样的人,心底善良,达观开朗。在他们心里有一盏长盛不衰的明灯,照亮别人,温暖着自己。内心富足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看人只看闪光点。不贪小便宜,也从来不把自己的囧困当一回事,坦然面对一切。
不巴结比自己有钱的人,不奉承身居高位的人,不与他人攀比,万物平等,一视同仁。有同情心,不欺负弱小,重情重义,从不浮夸,脚踏实地,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这样的人即使生活的很累很苦,也从不自轻自贱,活的简单自在,其乐融融。
不计较得失,不精神内耗,知足常乐,做个心灵富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