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理还乱的岁月反思
------评析杞庐的⻓篇小说《双贤街》
胡少璋
砸烂了“旧世界”之后,“新世界”会是怎 的呢?朋友,你读了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的杞庐的精品⻓篇小说《双贤街》之后, 你就会得到清晰的答案了。
撰写《双贤街》的作家杞庐,原名陈震,是一位在大学里教化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留学日本,获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双贤街》最初以《左海遗梦》在
《红袖添香》网上发表,连载结束后即被
盗版。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书中抒写了郑
雨时与刘萍萍、付碧霞、汪鸿,左基与朱
小娟等人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盗版者可
以用此塑造一个红衣美少女的封面来吸引
⻘年人去买书窥视。
2012年12月该书在福建省海峡文艺出 版社正式出版,出版后获福建省文艺百花 奖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一等 奖。
/该书出版后反应热烈,评论家房向东
转述他朋友的读后感,认为此书不逊莫言
写的小说。
作者陈震的文学底蕴,非同一般。文
中运用排比句作每回故事情节的标题,并
用传统的诗词歌赋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
感。这是许多当代作家所望不可及的。
该书出版后读者反应热烈,一位读者
说,它让我回忆起自己的前半生,我把自
己当成书中的年轻人,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差不多都经历过了。他们坎坷不幸的遭
际,让我扼腕唏嘘,我好几次读时都想流
泪。
另一个读者说,从下午至凌晨一口气 读了120码。此书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从建国至当今社会,人⺠心上的苦难与快 乐的烙印均被他收罗入书了。
本书第二次印刷是在2014年4月。
《双贤街》以时空为序,叙写了从20 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底层社会的图 景。书中塑造了⻘年学生郑雨時、左基、 丁强、刘萍萍四人相聚烟台山,从联诗作 对开始,展示了大动荡年代里各人的际 遇。书中的核心人物,最有才华的郑雨 時 ,最后还是出走美国。全书八十回计八 十二万字。
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真实,这是无可 厚非的铁律。然而,在当下的大环境里, 有许多真实的生活画面及事件是无法由表及里地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尤其是“文化大革命” ,虽然这场所谓“革命”已经过去数 十年了,依旧有诸多禁忌。遇及这些问 题,作者将采用走铁索的办法,只提一下 事件,说了“表”而不及“里”,保留了事实的 ⻰⻣,留给后人,到时期成熟后再去理 论、揭示。
书中虚构的“双贤街”,本是严复和林纾 两位贤人居住过的苍霞洲 。故作者将书名 设定为“双贤街”。作者世居此地,对 此地⺠俗了如指掌,以此来代表榕城也极 为适合。书中的人物也都是左邻右舍,朋 友或亲戚等。故此,作者笔下的人物才能 诩诩如生,形象鲜明。
左基离开大竹溪茶场连夜坐上火⻋回 省城,从此“双贤街”被拉开了“文化大革命” 的序幕。双贤街中学的“文革” 烈火燃烧是
从第二十三回:“杀回城泄私愤大闹双贤街 方明珠⻛光尽在劫逃身难”开始。
"双贤街”作为榕城闽省的缩影,也以 “点” 代“面”,从一滴水看整个太阳。后人可 以从压缩的双贤街中窥视全中国。
《双贤街》是一本乡土文学,它有一 个极为特别的地方,即是当你打开目录 时,就有一个异样的感觉 ,那就是用章回 小说的模式来演绎,全书八十回每回题目 上下句共二十二字。读者一看即会想起 《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读物。然 而,红楼与水浒每章节也就是回,只有八 字对八字而《双贤街》每回却是十一字对 十一字。目录即向读者提示本回的内容, 从八个字加上三个字来揭示本回的内容。 八个字已经是难了,十一个字是难上加难 了。如果作者没有超凡的古文的根底是极 难办成的。
书中几个 ⻘少年成立了“三山文社” , 他们吟诵的现代诗、古诗,大多是对福州 的山川景色的抒写。在当時以及现在的⻘ 少年中都是佼佼者,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 古诗词的功力。
《双贤街》是一部从一九四九年八月
十七日福州解放起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
⻓篇纪实小说。本书以双贤街为缩影,透
视出榕市闽省乃至全国的⻛貌。
如同《导读》中所说:作品中人物众多,有中学生、工人、农⺠ 、斗筲市⺠、小 官小吏,俨然是一幅闽都古城的《清明上 河图》。
我读完全书,掩卷一思作者说得一点
不错。再深思一番,从这部巨著的整个框
架而观之,《双贤街》可以称之为福州的
《红楼梦》。
本书已描绘出福州市“文革”的大致⻰⻣, 虽然,不能深入,但这些表面的真实可以 留待后人去探索、揭示、评述、定论。从 这一点来说是非常可贵的,这也可确定本 书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以及其所应有的历 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