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巍
曾在书上读到这样一段话:假如一个女子拥有十分美丽,但是若没有书籍的浸润与陪伴,将失去七分魅力和韵味。
因为爱好和持久拥有这份书卷气,闲暇之余,读书写字成为我的必修课。或冬日暖阳下,或夏日清凉处,或春天花香中,或秋日落叶时,择一幽室,一杯茶,一本书,伴着舒缓的音乐静静阅读。将自己融入宁静之中,静享氤氲着墨香的静谧光阴,不仅滋养身心和灵魂,容颜与内在气质也得到了很好的滋养。
毕淑敏在《读书使人优美》中说:“读书是最简单的美容方法,也是聆听高贵灵魂的自言自语。女人想要美好,就要去读书!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只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对于这段话,始终铭记于心。
三毛也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女人想要在岁月的洗礼中保持最初的光华,就要滋养灵魂,充实思想,在床头,在书案为自己放一部书。
茶书有趣,生活便有滋味。捧一杯茶,依偎在幽静的书房一隅,一页页拂过泛着墨香的书籍,慢慢体会作者的语句精髓,便能在茶香书香的馥郁中,完全放下身心,与作者对话,与灵魂共鸣。
其实,女人不一定要有多美丽,但一定要有气质。对女人而言,美丽大多流于表面,它抗拒不了岁月的印迹。唯有气质,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褪色,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厚重。亦如高尔基所说:“学问改变气质。”读书是提升气质、保持优雅的源泉。
女人多读书会变得更高贵和优雅,举手投足之间,看似衣着普通,素面朝天,但走在或花团锦簇或浓妆艳抹的人群中,反而会引人注目。是气质,是修养,是浑身散发着的浓浓书卷气才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内在的气质及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优雅的谈吐超凡脱俗,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动的洒脱与静的凝重。这是一种天生质朴与后天含蓄的混合,是书卷气和浑身流溢着的知性美,如花一般绚丽,似水一样柔情,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喜欢读书的女人会用敏锐的目光看透事物的真相,并且在一团乱麻中找到关键,用智慧解决问题,而且容易发现美好的事物,因此而变得更加聪慧和善解人意。遇事也善于思考,脑海里会涌现更多的灵感与创意。
我一好友霺文静清雅,因从事文字工作,固内心充满了丰富的浪漫情怀。她随身携带的包里,一侧是化妆品,一侧是书籍。她喜欢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及尼采的《悲剧的诞生》等书籍。身边的朋友不解:一个女人闲了就看看时尚杂志,浏览喜欢的衣服,想着如何美容养颜光鲜亮丽,她怎么一门心思埋头阅读这么既费脑又无聊的书呢,真是难以理解!
面对朋友的不解,霺淡然浅笑:我每一期时尚杂志都会订,但看杂志,只是想从杂志中学习如何知性的穿戴打扮和流行趋势。而阅读名家书籍,是教会我如何装扮自己的心灵,让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罗曼·罗兰说:“书籍能让女性变得聪慧、坚韧和成熟。虽然包装外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润。与书为伴,永远不会叹息。”书香培育灵魂,阅读使人更加内敛自信,言谈举止间折射出非凡的韵味和独有的安静。一个读过书的女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从不轻易动怒,而且会用莞尔一笑来回应他人咄咄逼人的态度,给人以岁月安好的和善与静美。
霺的心如水般平静,从不对别人说刻薄话,也不会议论别人的是与非,更不会怨恨嫉妒任何人。她的书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的书是她的知己,是她的世界。霺尤其喜欢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林微因的《林徽因文集》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书籍。每读完一本书,她都会精心写下自己的感悟。这些感悟或发布公众平台,或珍藏于心。有书陪伴的日子,霺感到生命如被养分滋润,吸引着天地间的精华,心灵也如同开出动人的花朵般芬芳。
书是霺的精神导师,赋予她一双能够自由翱翔的翅膀,也赋予她如水般的温婉性情,透明且真实,温柔但不软弱,集书卷气和知性的雅致于一身。
有书卷气的女人外表大都气质优雅、举止得体,这是书卷气的潜移默化,是内在的灵秀聪慧与深厚的文化修养通过形体、容貌的自然流露。亦如董卿,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开学第一课》,她的一颦一笑端庄优雅,一举一动得体大方,谈吐优雅有内涵,被称之为女性知性优雅的代名词。当她被人问及如何保持美丽及优雅的秘诀,董卿浅笑答:“读书。”由于长时间的读书学习,让她的思想变得深邃,情感更加细腻,举止更加优雅,气质也更加深沉高贵。
而女人真正的高贵,不是外表的高贵,而是灵魂的高贵。要想提升高贵气质,读书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亦如林青霞,年轻时的美丽让人惊艳,人们更多记得她的美貌,而现在的她从容地老去,从容地生活,看书,写作。她的才气赋予她更迷人的神韵,使得她更加优雅大气。即使容颜老去,也依然神采奕奕,魅力满满。
爱读书的女人将她看过的文章,读过的诗都写进了自己的气质里,铸刻进自己的灵魂里。这些富有内涵的,无形而强大的力量,能够打败时间,让女人的美永不褪色。
亦如杨绛先生,她从小爱阅读,人生数十载,她看过的书不下数千卷。正因如此,杨绛先生的一生,淡定、从容,优雅。她在《我们仨》中说道:“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读书,是一个女人成长、成熟的捷径,也是让女人活得更淡定,更优雅、更从容的方式。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生的意义,都由自己赋予。聪慧的女人会如董卿一样以字养心,以书养魂。读过的书,哪怕内容不记得,但它依然存在于日常谈吐中,在气质里,在胸襟的无涯与精神的宽广中。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很赞同杨绛先生这段话,腹有诗书的人,不会使自己受制于生活的琐碎,也不会让自己困于一时的低谷。
所以,当我们对人生迷茫时,不妨读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他人的起落浮沉,悲欢离合,也许就有我们前行的答案。因为书读多了,眼界自然能够打开,从而以一颗平常心,去直面生活的是非对错,笑看人生的起落浮沉。
一本好书就像一杯醇香的清茶,芳香久远、沁人心脾。品味这杯茶,可以与苏轼一起领略他的洒脱;与杨绛一起了解她们一家的深情;与陶渊明一起享受他的闲逸;与三毛一起穿越撒哈拉沙漠;在简·爱的世界里,体验真挚的情感。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读书,可以感受到这些情感和思考,让灵魂得以升华。
虽然书中未必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书中也不一定有成功秘籍,但一定能让自己变得更加通透与智慧。
读一部优秀著作,就像一位谆谆善诱的导师在耳畔悉心教诲,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渐次领会字里行间的深意。 或许我们无法亲身去体验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但书籍能带我们穿越时空,跨越地域,去见识那些我们心心念念而未曾到达的地方。在书中,可以感受到塞北风光的壮美,可以体验到异国他乡的风情,可以领略到江南水乡的温婉。这些文字间的风景,不仅心灵得到了滋养,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阅读,也可以同时间对话,与古先贤产生情感碰撞,与历史紧密交融。徜徉于历史和文化的长河中,在神奇魅力、优美雅韵、博大精深的文字中,养心见性。
一本好书就是一方净土,就是一方滋养灵魂的乐园。它们或宁静或淡雅,或细腻或粗犷,或聪慧或愚直,都会让我们的灵魂渐渐在读书中得到升华。久而久之,书在我们心田播下的种子,会长成大树,进而连片成林,真正成为我们精神的栖息地。而那些读过的书,会不知不觉提升我们的修养,成为我们的气质和风骨。
茶香在手边溢香,书香萦绕在案头。从这一页翻到下一页,就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文字的海洋里。通过阅读所培养出的品位与气质,会深深烙印在生命之中,让我们变得更加优雅从容,更加自信坚定。
闲暇时,执一卷书,品一杯茗,让忙碌的脚步稍作停歇。禅思之间,感悟自然之道,应对世间万变。一本本读过的书,都将垫起我们人生的高度。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一个女人,只有经常读书,拥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够让生命进入更深刻的内涵,继而从外表上展现出强大的魅力,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气质和风度而书香四溢。这样女子,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才能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相遇。
作者简介:
魏巍,江苏省作协会员,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江苏站特邀联络员,徐州商报驻贾汪记者站负责人,贾汪区语言艺术委员会主席,有文艺范,亦有烟火气。喜欢用散文随笔怡情暖心,喜欢追逐文学艺术的真性情!用心吐字,用爱归音。喜欢用文字养心,用诗书养魂。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