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为了脑子有氧运动
文/楚旺群
有多文友加我为好友,使我非常感激,都一概接受了。后来有文友不赞成我发的文章,更不理解我整天发那些他不感兴趣的东西,把我拉黑了。气愤是有的,但总得释然。加好友的时候欣喜,拉黑的时候纠结。借拉黑人的诘问反问自己,你整天发的都是啥点胡呢?我回答我自己,我整天发的不是啥点胡,是我读书后心灵对话。一般我的作品发朋友圈供朋友欣赏就可以了。有朋友不欣赏也无妨,反正动脑子写作也是有益于脑子运动的事情。
我以我的天天动笔而自豪。读书的时候,自己总要在心灵里自己跟自己对话。毛泽东读过的书,空白处都写满了评语,我想这也是毛泽东读书时的心灵对话的结果。把读过的重要内容用笔划横线,做标志,空白处写满评语是心灵发出的语言。我在此时就有感而发,或写诗或做文章,把洞见写出来。这样一来也锻炼了我的动脑习惯,别人不知道我整天发啥点胡,我在高产写作中对读书日渐有了清醒的认识,别人的不求上进,不懂我的天天发表东西只好由他去了。
写作是我读书的产物,发朋友圈是我为作品寻找共鸣,发的啥点胡不懂的文友由他去吧。我自己天天发东西是我练脑子的应用,坚持的必须坚持,离去的尽管离去,反正每个人的思想任何人都无法逼迫别人接受。
《写为了脑子有氧运动》这篇文章,展现了作者楚旺群对于写作与阅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
1. **个人体验与情感表达**:作者首先分享了自己被文友拉黑的经历,这一事件激发了他的思考和自我反省,同时也引发了他对写作目的的深入探讨。通过这一经历,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热爱和坚持,即便面临误解和批评,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乐趣。
2. **写作与阅读的内在联系**:作者提到,写作是他阅读后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心灵对话的过程。引用毛泽东阅读时在书中留下的评语,说明了深度阅读不仅仅是吸收知识,更是与文本进行互动,产生个人见解的过程。这种阅读方式促进了思考,激发了创作灵感,使得写作成为了一种有益于大脑健康和认知能力提升的活动。
3. **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互动**: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他人观点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偏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同自己的创作。因此,他选择坚持自己的写作道路,不在乎外界的非议,而是专注于内心的成长和自我表达。这种态度体现了个人主义精神,强调了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重要性。
4. **写作的社会功能与个人价值**:作者认为,写作不仅是个人兴趣的体现,也是一种寻找共鸣的方式。通过分享作品,他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者建立连接,共同探讨生活、文学和思想。尽管并非所有人能理解或欣赏,但他坚信写作的价值在于其本身,而不完全取决于外部的认可。
总之,《写为了脑子有氧运动》不仅是一篇关于个人写作经历的叙述,更是一次对写作意义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自己的故事,鼓励人们珍惜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像写作这样能够促进大脑活跃、增进个人认知的活动,同时也要学会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保持开放心态,尊重他人的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