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冷雨



陈国荣,1956年9月出生,福建莆田人,毕业于福建银校金融专业,部队退役后供职莆田市仙游农商行。曾分别投稿过空军报、浙江日报、福建湄洲报,福建金融杂志等,擅长散文诗歌等文学。
《忘不了的乡情》
作者:陈国荣
农村是亘古至今的一种俗称;
农村是世俗观念的一种延续。
农村是一缕春风吹拂了岁月的沧桑;
农村是弥漫着乡下纯朴的气息馥郁芳香挥之不去;
农村是宛如一首优美赞歌时刻在我心中回响,让人陶醉。
农村是孕育人才的一块肥沃土壤,培育天之骄子的摇篮,造化弄人;
农村是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惦念与回忆!
农村是耕农者脚下的广阔致富之路,
农村是清闲之人享受生活美景的一块宝地和净土;
农村是创业成功者回馈桑梓的首选目标。
农村是寻根问祖最好的追思和报恩之地;
农村是天下有志者施展的空间与希望。
农村是富人口中的天堂,穷人眼里荒凉;
农村是诗人笔下的远方,游子的故乡。
农村是回不去的童年是忘不了不在的亲人;
农村是梦依旧,情依然,生活抹平我的心;
农村是浓情义重,拥有乡里乡亲,七大姑八大姨,交往甚欢,聚是一团火,散化满天星。
农村是生命的厚重,岁月沉淀,乡情如画,色彩斑斓;
农村独特美食交织平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令人难忘;
农村犹如一封寄出去的信件,埋藏在心底,问候对方倍感温馨与快慰!

《一个山里娃成长中的苦与梦》
作者:陈国荣》
《故乡的山岭路》一一杂文拾萃,《枫叶留丹》散文。作者笔名:〖诚言〗又名〖陈炳坤〗,祖籍福建省仙游县游洋镇霞峰村人。
作者原本是大山深处的一名苦娃(孤儿),其父英年早逝!其母弃子离家改嫁他乡。童年的他本应该与众多的童孩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享受温馨家庭之乐。却万万想不到幼小无助的他只能与爷爷相依为命,家徒四壁,贫困交加苦不堪言。就在他上小学五年级那一年爷爷由于生活的艰辛,负重前行,积劳成疾,不幸又撒手人寰!难于维持生计的这位可怜山娃只好被迫辍学在家。
遥想当年我是他兴山小学68届同窗(发小),令人难忘的是:他是小学五年级年段一班(班主席),尽管他家境贫寒,但从小就品学兼优,聪慧过人;又品貌端庄,蛮讨人喜欢;是个曾吃过众家饭而在苦水里面泡大的一名地地道道穷苦山娃。
然!“梅花香自苦寒来”,有道是:自古以来有志者日后必成大器,不过还得感念上苍眷顾,这位“山野新星”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和照耀下终将得以茁壮成长,不负韶华,壮志得酬;光耀门庭。并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了集美大学人事处处长、教授、高级工程师。从此他的芳名也被众多之人所熟知,并成为了故土家乡方圆百里的一位不可多得一一乡贤。曾有恩于无数莘莘学子圆了大学之梦并帮其他们走上理想工作岗位!他不仅为人师表做得到位,更是这些莘莘学子心目中伯乐与偶像!备受他恩典的人们必将感恩戴德,永志不忘。
那么作为他昔日发小的我,深感为他的人格魅力和他的聪明才智所折服,而欣赏之余更能够有幸拜读他诸多优秀文学作品,可真令我获益匪浅,感慨良多。 尤为可贵之处和羡慕的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來的穷娃,虽历尽无比艰辛、坎坷、沧桑与磨难,却同样也经受过岁月历练与考验,如今已变成一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当今文坛新秀和才子佳人,此乃感佩之至。
正 所谓: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而今我们均已匆匆步入古稀之年,坦言今日弃功名,唯有健康才是人生乐,夕阳西下霞满天与其共勉之!也热切期待有生之年尚能拜读我这位发小更多更好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