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有所“惑 ” 解于未然
湖南省平江县新城学校五年级195班 胡照兮
溺水,即淹没在水里。我疑惑于防溺水为何老生常谈,仍不失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案例一: 本地一名8岁小孩溺水而亡。前年暑假,我和爷爷奶奶去乡下住。在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们正在午睡。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呼叫:“快来救人啊!有人掉进池塘里啦!”我们跟随爷爷赶到池塘边,只见现场哭喊声乱成一片。原来,一名8岁的小男孩擅自在池塘游泳溺水。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仍未挽回生命。
案例二: 外地4人同时溺水身亡。今年5月3日,广东湖东镇宁光社区居民林某趁着天晴,带着自己的4个孩子到居所附近的开放海滩游玩,期间一孩子不慎溺水,林某和其他3个孩子情急之中下水救援,先后溺水。当地人以最快速度将5人捞上海岸。只有最先落水小孩获救,林某和其余3孩不幸溺亡。
这两个案例足以说明,防溺水教育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
曾经听老人劝告,水里是有“落水鬼”的,它专扯一些落水者,所以不要随便去水里嬉戏。世上虽无鬼,若不听劝,心怀“鬼胎”,“落水鬼”不就上身了吗?不然的话,每年为何总会有人被“水鬼”吞噬呢?
我以为,应该常谈解惑,防患于未然,消灭“溺魔”。内化于心。尤其是我们小学生,应该认识水的无情。水是生命之源,但它也是无情的杀手。不能贪得一时消暑之乐,擅自或在无防护的情形下去池塘、河边游玩嬉戏,否则,“溺魔”就会向你伸出夺走生命的魔爪;外化于行。我们每个人都应懂得什么叫“流水簿情,生命脆弱”。不要自持身体好,不要侥幸会游泳,不要以为水域浅,在水域拿生命当儿戏。因为我们不是水里的鱼儿,不能自由自在活跃在水域里。应该听从老师和家长的话,将防溺水落实到细小守行上;强化于宣。呼吁大家在学校、小区、家庭,利用视频、黑板报、儿歌、快板等形式,宣传防溺水安全教育,重点宣传“七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溪河圳沟水库水坑三危塘等危险水域游玩嬉水、不盲目下水施救;“两会”: 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等。
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才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小作者简介: 胡照兮,湖南省平江县新城学校五年级学生,阳光向上的她,正在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多篇作品获奖;华语口才晋至十级,多次演讲获金奖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