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洛宁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有一群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在洛宁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温暖怀抱中健康成长。近年来,洛宁县残联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阵地,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其凭借创新性、实践性和深远的影响力,已经成为洛宁县残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闪亮品牌。
据了解,洛宁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课程独具匠心,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实际需求编写校本教材——“七好课程”,涵盖吃好饭、睡好觉、上好课、说好话、走好路、做好操、扫好地等方面。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教育价值,旨在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期末,学校通过评选活动,表彰了一批文明学生和美德少年,激励孩子们向榜样看齐,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寒假期间,学校布置了一系列德育作业,如参与家务劳动、阅读敬老书籍、为老人做实事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和奉献。
3-4月份,学校更是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多项德育活动。学习雷锋月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讲述雷锋故事、学唱雷锋歌曲、身体力行做好事、绘制手抄报等形式,让雷锋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植树节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了环保意识,让保护地球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茁壮成长。

品国学经典活动,利用早读、午读时间读《三字经》,孩子们沉浸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帮助他人、孝亲敬老。清明祭英烈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观看视频、绘制手抄报、前往烈士陵园祭扫等形式,让孩子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洛宁县残联通过特殊教育学校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德育活动,不仅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展望未来,洛宁县残联将继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爱心的新时代少年,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更加晴朗的天空。
洛宁城事:雷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