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下称“关爱基金会”)联合爱心伙伴单位承办的“老兵永远跟党走——深圳退役军人‘百人讲师团’五进宣讲之走进深圳大学”宣讲活动,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办,深圳大学300名学生现场聆听。
活动由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大学承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协办。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做好退役军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激励广大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同时,将“关爱之城”深圳的“关爱精神”和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部队的“拓荒牛”精神传递给深大学子,鼓励莘莘学子面对“双区”驱动、“三区”叠加、“双改”示范的历史机遇,勇当新时代“拓荒牛”。胸怀“国之大者”,勇当新时代“拓荒牛”
1983年是个极不平凡的年份,在波澜壮阔的特区发展史中,两万基建工程兵群体和深圳大学在这个年份结缘——这一年,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圳,成为特区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和改革先锋。同年,深圳大学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这代表着特区建设的深刻过往与特区发展的鲜活力量之间的深度交融,是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拓荒史”和荔园莘莘学子“奋进史”的同频共振。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全指出,退役军人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和楷模,军旅生涯铸就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故事,是对青年学生最好的教育和激励。在老兵们的感召下,广大青年学生将从中汲取正能量,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里,深圳大学与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老兵永远跟党走—深圳退役军人‘百人讲师团’五进宣讲之走进深圳大学活动,邀请‘百人讲师团’走进荔园开讲,讲述新时代老兵故事,展现新时代老兵风貌。”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报水表示,今天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可以在现场面对面用心聆听这些“最美退役军人”的感人故事,他们的分享将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启示,激励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热爱祖国。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深大学子向他们看齐,携笔从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建功立业,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关爱基金会理事长、市商务服务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张占恒表示,我们以关爱退役军人的名义,以传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拓荒牛”精神的实际举措相聚在荔园,“拓荒牛”“孺子牛”“老黄牛”作为宣讲嘉宾,以亲身经历围绕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拓荒史”,讲述特区初创时期那段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还以公益“兵”心分享与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结缘,开创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的动人故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深大同学立足特区热土,继承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不仅如此,同学们更要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投身军旅、献身国防,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保家卫国的时代篇章。”张占恒如此勉励深大学子。
宣讲精彩动人,学子悉心聆听“
当好护旗手,用爱写忠诚”、“记录时代——用镜头讲好深圳故事”、“深圳二万基建工程兵与莲花山的故事”……宣讲现场,深圳退役军人“百人讲师团”三位讲师刘坤德、周顺斌、段亚兵,以关爱角度、拓荒视野、特区立场现身说法深情讲述退役军人群体与特区发展密不可分的精彩故事。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全(右),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轮值主席沈远彪(左)。 值得注意的是,宣讲环节前,在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全的见证下,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轮值主席沈远彪,向深圳市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深圳大学分队授旗,标志着该队正式成立,成为关爱退役军人的生力军。
“深”爱老兵,“圳”在行动!宣讲中,全国老兵宣讲员、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荣誉主席刘坤德朗声向深大学子讲述其作为一名基建工程兵积极投身深圳特区建设,退休后开启“关爱之路”,与关爱基金会结缘和战友们共同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的大爱故事。
全国老兵宣讲员、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荣誉主席刘坤德。深圳是一座温暖向善的关爱之城,也是一座崇尚英雄的拥军之城,近年来,刘坤德带头捐资与关爱基金会开启公益合作。“2019年4月1日,关爱基金会·拓荒牛复明基金设立;2021年3月18日,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设立,开展一系列退役军人关爱项目,为深圳广大退役军人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战友大家庭的温暖,真正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刘坤德介绍,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顶尖学府,相信深大同学们也有参军报国,在军营大熔炉中书写最美青春的远大志向!希望同学们投笔从戎,用迷彩色留下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市“百人讲师团”成员、深圳知名摄影家周顺斌曾是一名基建工程兵战士,随部队转业后,立足特区发展坚持创作了大量反映深圳建设者艰苦奋斗的摄影作品。宣讲时,他从“南下深圳记录特区历史时代特征”“艰苦岁月记载军人本色拓荒牛精神”“退而不休讲好深圳故事”三个版块展开讲述,详细分享“拓荒牛”们扎根深圳、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故事及其背后蕴藏的不朽精神。
市“百人讲师团”成员、深圳知名摄影家周顺斌周顺斌在现场还鼓励学子们,他说:“希望深大学子们做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时代青年。你们了解了‘拓荒牛’基建工程兵的故事,更要担负起未来建设深圳特区的历史使命,这座城市需要你们续写‘春天的故事’!”
1982年,段亚兵随基建工程兵部队来到深圳,因其在部队服役时一直从事宣传工作,后调入深圳市宣传部。“因为军人的身份和宣传工作的需要,我对深圳基建工程兵这个深圳最大的移民群体有着更深、更广的了解,我熟知基建工程兵部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超强的战斗力,也亲眼目睹他们一度陷入困境,克服重重困难的艰辛历程。”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深圳市“百人讲师团”团长段亚兵表示,深圳基建工程兵是深圳经济特区高速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这群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基建工程兵,最早谱写出深圳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诗篇,树立起深圳建设者敢为人先的拓荒牛精神丰碑。
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深圳市“百人讲师团”团长段亚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始终是勇立潮头的先锋,无数开拓者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在段亚兵看来,勤劳、勇敢的深圳人、深圳高等学府学子,同样要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中,深圳注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世人赞誉的‘拓荒牛’精神,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段亚兵如是说。
同时,广东省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征兵宣讲团成员钟蕊滢、纪鹏飞分别以“孤勇者”和“磨剑”为题开展宣讲。从自身从军报国的精彩历程出发,号召广大深大学子报名参军,在军营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关爱基金会理事长、市商务服务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张占恒(右一)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轮值主席沈远彪(右三)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副主席黄干达(左二)关爱基金会理事长、市商务服务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张占恒,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轮值主席沈远彪,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副主席黄干达在活动现场向深圳大学、深圳市征兵办、南山区征兵办等单位赠送“关爱+拓荒”资料礼包——《拓荒牛的记忆》、《荣光与梦想》、《基建工程兵深圳传奇》、《这支队伍》、《深圳拓荒纪实》签名书籍与资料片。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全,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报水,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市商务服务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张占恒,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建中;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深圳市“百人讲师团”团长段亚兵,全国老兵宣讲员、广东省“最美退役军人”、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荣誉主席刘坤德,深圳市“最美退役军人”、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轮值主席沈远彪,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会长、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副主席黄干达,深圳市“最美退役军人”、深圳市“百人讲师团”成员、深圳知名摄影家周顺斌;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陆华;深圳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秘书科参谋范大为,南山区征兵办副主任、区人武部副部长谢博林;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朝洁,深圳大学学生部副主任王淑一;广东省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征兵宣讲团讲师钟蕊滢,纪鹏飞出席活动。
(本文图片由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和深圳大学壹帧社团提供。)
编辑:刘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