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实说
文‖ 靳肖 甲辰夏月
家乡的人和过去不一样了,我深有体会。
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很多,如一一列表出来,那真的又一个吴承恩的大话西游了。可再把话说回来,纵有千头万绪,也无外乎说话和来事儿了。既然这样,我就先从说话谈起吧。之前的人说话,率真,直爽,不掖不藏,开门见山,心里有啥差不多都能说出来,从来不会委屈了自己的话语权,不管别人听着舒服不舒服,反正自己畅快淋漓了。如,过去在村里,不管谁当书记村长,也不管你当了多久,想亲耳听到村里乡党叫官衔称呼的,那真的比吃上一顿满汉全席还难!上辈人同辈人,都会直呼其名,甚至从来也不记你的大名,什么猪娃狗娃尿尿娃之类的称呼你;下一辈儿的,他们则会不喊小名不叫叔或者大爷,即使他按辈分把你叫爷,也会自觉不自觉的先叫名字。这就是历史,一段翻篇了的一段历史。再说现在人说话,其表达方式完全变了。村里的书记那怕只是娃娃,是自己孙子辈的一个人,村里的老人,超老人们,不管是七十、八十、九十,甚至都过了一百岁的人,只要他(她)的神志还清楚,都会把村里的官称呼成官,而且从不喊名字,只带姓,大概是某书记,某村长,某委员啥的,大家都不会含糊。在外面是那样的,在家里,大家的语言方式也变了。如我们这一代,把父亲叫大,把母亲叫妈,把爷爷叫爷,把奶奶叫婆,顺和的很。可到了今天,尤其是孙子辈儿的称呼,真的让我们感到了无比的自豪。他们会把自己的爸爸妈妈叫成爹滴妈咪,把爷叫爷爷,把婆叫奶奶,而且是清一色的八频道,普通话,你说,我们自豪不?以前,基本上都是大人给小孩教说话的,现在到成了反的了,小孩们反而成了老人的老师,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我老妈今年八十三岁了,自从我有了孙子,她老人家就心甘情愿的给自己的曾孙当学生了,现在,我老妈在我们一家子回老家时,尤其是和我孙子说话时,我妈妈也会了几句时髦语、普通话。如,当娃娃们说姥姥(家乡人把祖奶称姥姥)好的时候,我妈也会自然而然的说,你们好!分别时,我妈更会说再见拜拜了……以上是说话,接下来我就说来事吧。过去,无论谁求谁还是谁帮谁,大家都会很直接的说这个事儿咋办?我想这么办,你看咋样?中间少了好多的客套。现在,明明是想求人办事,大家则会先一个电话过去,絮叨了半天不着边际的后,才会说,有时间吗?我想和您坐坐,可以吗?只有坐了,才能进一步沟通,才可能进步办事的程序,复杂啊!
我这人吧,不是没有学习,而是悟性差了一点;不是没有进步,而是进步慢了一点。一辈子,没有啥出息,也就这样了,但我也并非一无是处!我诚实,爱讲真话,爱做实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也够了,我又大言不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