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高新区检察院将“检察为民”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职责使命,以“检察+”能动履职倾心办好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实事,交出一份有力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支持起诉+检察和解”,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运用“支持起诉+检察和解”办案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融入支持起诉办案全过程。2021年以来,该院共办理各类支持起诉案件26件,帮助28人次追讨工资、追索抚养费等共计49万余元,为弱势群体维权保驾护航。通过协助收集证据、提供法律支持,督促建设方及时结清工程款,支付农民工工资,助力农民工安“薪”过年。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帮助未成年人追索抚养费,唤回缺失的母爱,为少年的你撑腰。为减少诉累,帮助耄耋老人修复亲情裂痕,与6子女达成调解协议,助力实现老有所养。
“不起诉+综合履职”,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检察官进校园宣讲法律知识)
成立 “轶·凡”未成年人检察团队,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探索构建“1+N”多元救助模式,对未成年被害人从政府、社会、司法等多个层面开展多元综合救助,发放各项救助金20.8万元。12名干警受聘为辖区20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实现法治教育全覆盖。近三年来先后开展120余场法治进校园、进社区宣讲活动,受教育学生达2.3万余人次,相关做法先后被《检察日报》、《山东法制报》多次报道。主动链接纪监、教育、群团等11部门着力实施“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家庭教育指导”等制度,前置未成年人保护端口,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全流程监督+公益诉讼”,筑牢民生法治屏障

(检察官实地调研龙河流域污染情况)
聚焦食药品安全,深入推进食用农产品“治控促”三年行动,开展“检护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办理涉假药、有毒有害食品公益诉讼案件5件,依法挽回公益损失45万余元,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围绕工业园区水污染、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安全问题等开展城乡水污染防治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其中,办理的龙河水体污染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市县两级检察院一体化办案,上下游跨区域协同治理,全面推进“河长+检察长”制度实施,以公益诉讼推动行政共管,龙河污染问题得以明显改善,该案成功入选全省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司法救助+多元帮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开展“送法到家,关爱到户”活动)
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司法救助”专项活动,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困难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真诚回应群众诉求。主动链接民政、群团等部门以及社会慈善组织,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精准帮扶有效衔接,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2021年以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7件29人,发放救助金40余万元。其中,在办理的孙某某多元救助案中,与群团、民政、教育等部门共同开展司法及社会救助、临时监护与安置、心理疏导及精神治疗、家庭功能赋能干预等工作,打通未成年残疾人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