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就是偷 文/陈艳丽(原创)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光怪陆离的事儿太多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到的。猫腻就诞生在你眼皮子底下,不是人们看不到,而是看到了又能如何呢?
前段时间,嗓子有些不舒服,去看医生。医生告之去做个检查吧,然后对症下药也好治疗。我呢,就按照医生的吩咐去执行。开了单,交了款。来到检查室,医生说药呢?于是,我就将装着麻药的小药瓶递给了医生。我没看见医生拆封我给的麻药小药瓶,却见医生没到一秒钟的功夫竟然把“麻药”对好了,真是神速啊!只见她麻利的将往鼻子喷的药水类的东西拿到了我的面前。我弱弱的问了一句:“医生,我的麻药呢?”医生一脸不高兴的回答:“我们没时间给你对麻药,麻药我们提前早就对好了。”这说辞,这解释,就那么坦然,那么自若。理由够充分,够牵强,也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听之任之吧。
当测量咽喉的仪器通过我的鼻腔时,我鼻子的感觉非常灵敏。我疑惑不解:“喷过麻药的鼻子应该是麻木的没知觉才对,我怎么一点麻木的感觉都没有呢?这麻药好像是掺了水,不管用啊?从鼻腔进入咽喉,就像耳朵里飞入小虫子似的,即细挺又痒痒,期间干呕五六次,痛苦难耐至极。这哪里是麻药啊?这分明是赤裸裸的欺骗……”
还好,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回到家后,我苦思冥想就是想不明白:“ 我的麻药怎么就不翼而飞了呢?”是被医生偷梁换柱了?还是被医生偷换概念了?还是被医生偷奸取巧掉包了?”不会这么没医德吧?我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最终的解释就是:这里面暗藏玄机——猫腻。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药就没了。没的理所当然,没的顺理成章,没的恰到好处。就像变戏法一样,令人捉摸不透,令人匪夷所思。
最后,我只能强颜苦笑的安慰着自己:“哎,这世道变了,人心都黑了。都是养家糊口的勾当,别计较了,就当扶贫了……”
不言而喻,仔细想想,从古至今,猫腻的事儿太多了,举不胜举。各行各业都有猫腻,猫腻早就司空见惯了,已经见怪不怪了。不信你瞧瞧:
古有狸猫换太子,今有医仙换麻药,这是偷梁换柱。
金匠、木匠、石匠、铁匠,十匠九捞,这是偷奸取巧。
信陵君的如姬窃符,伪造艺术品以假乱真,伪造合同瞒天过海,这是偷天换日。
武功有绝学,猫腻更有绝学,都是天花板级别的绝学。猫腻在各个领域那是混得风生水起,游刃有余。功名利禄面前,那是“暗箱操作”的偷。经济利益面前,那是“明目张胆”的偷。谄媚小人面前,那是“信口开河”的偷。采花大盗面前,那是“恃强凌弱”的偷,这只是冰山一角。
游泳有花式游法,猫腻也花样翻新。这不,医生血海里操刀夺命,教师黄金屋里失德夺魂。群魔乱舞,不分古今,不分伯仲,不分好坏,不分尊卑,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偷,那就是一个忘乎所以的偷。他们还灌以“猫腻”这个美其名曰的头衔,只是世人不想拆穿罢了。
无论是哪种,我敢说:猫腻就是偷。这偷的“名正言顺”,这偷的“随心所欲”,这偷的“肆无忌惮”,这偷的“无法无天”,这偷的“猖狂至极。”就这么不切实际的偷,你能耐我何?
林林总总,不言其说。猫腻就是混淆视听,混淆概念。猫腻就是偷的代名词,猫腻就是偷的遮羞布,猫腻就是偷的烟雾弹。

【作者简介】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老丫文苑》创始人。《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