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之前,一位清华贫困生省吃俭用资助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求学之事一时成为美谈。在他人身陷困境,虽然自己也很艰难,但仍会施以援手的人并不多,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向这位清华学生为榜样,常怀善念尽力助人。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们收获善意,更要让善意传递下去。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一把伞,这位清华学生深知贫困求学之艰难,便对那些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寄予了无限同情,因为在他求学之路中那些对他寄予同情的人及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就像他说的那样,“我自己也想和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因为曾经经历过,因为感受过温暖,所以更想将这份温暖延续下去。那恰如一句电影台词说的“因为被温柔以待,所以也想对别人温柔。”这位清华贫困生接受帮助并传递善意的行为,相信会带动更多的我们,将更多的善意传递下去。
“勿以善小而不为”,助人之举即使小,也可以产生巨大力量。
人往往会遗憾与自己不够强大,止步与善念而不为;但这位清华贫困生却不止于善念,不惑于困境。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挣开贫困枷锁的同时,从日常起居用度着手制定严格的开支计划,只为贫困的孩子提供生活费,学杂费。真可谓“勿以善小而不为”。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认为扶危济困是慈善家或是是有钱人做的事情与他们无关;甚至认为些许的资助者是无用的。实则不然,一个人的善举或许很微小,但是聚少成多。千百万人的善举便是爱的洪流,所谓人间大爱,也不过是无数个小小善意的接力传递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奉献社会。
人们常常把“助人为乐”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能体会到他真正的内涵。无论是曾经帮助过。这位清华贫困生的好心人还是如今帮助贫困孩子的清华学生,我想他们都早已收获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精神愉悦,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常怀善念,尽力助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更重要的是存善念而有为。如此,方可体味助人为乐之美,成就和谐社会。
善念长存于心间,但是不应止于善念,更要发出善行,让我们向榜样看齐,即使势单力薄,也要常怀善念,尽力助人。
作者简介

冀妍欣,陕西人。原名冀嫣语,学生,性格上是一个外向开朗的人,喜欢幻想独处但有时也喜欢和他人沟通交流,同时也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思想天马行空,一个永远坚强又脆弱的理想主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