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的朋友,请留步,暂坐喝茶,谢谢阅读,欢迎关注、留言。🌹🌹🌹
我是在涧河边长大的,涧河是我童年的乐园。
涧河源头很远,大概在豫陕交界处,逶迤西来,出了崤山峡谷,一转弯,就到了老家青龙山下。
山脚有一道拦河坝,河水四季不断,从坝上倾泻而下,轰然有声。少年时夜半从梦中醒来,我总能听见涧河哗哗的水声,间或有夜鸟在啼叫,引我不尽遐思。
儿时的涧河风光旖旎,如同一幅故乡风情画。涧河临近古镇东门,城门古朴,城墙高峨,城墙根下有一眼泉,冬天的泉水热气蒸腾,冒着白烟一直流进涧河,泉水边坐着洗衣的媳妇们,一边捶衣,一边说笑。
那时洗衣用的是砸碎的皂角,皂角籽落在泉水里,亮晶晶的,很好看,孩子们喜欢捞着玩。夏天更好玩,泉眼里有两寸长的鲫鱼,手伸不进去,就在泉眼边张开一块手帕,拿一截儿芦苇探进泉眼里搅动,鱼儿顺水游出来,就被手帕兜住。
夏天,我们常在河里玩水,在河边捉螃蟹,在淤泥里抓河蚌。河中间有块红砂石,老鳖会爬上去晒盖,摸老鳖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商队过来了,骆驼会在城门外的荫凉处卧下来喝水,我们一群小孩子就围着看。还有渔船,单船、双船都有,船头、船尾蹲着几只鱼鹰,鱼鹰的脖子上扎着一根细的水草,免得鱼鹰把鱼吞进肚子里。
打鱼人挑着船来了,把船缓缓推入水中,船到流急水深处,打鱼人一声吆喝,钓竿一挥,鱼鹰就悄无声息地钻进水里,过不多久,就从船舷边钻出来,喉咙憋得老粗,一张口,吐出一条尺把长的鲤鱼来。遇到大鱼,两只鱼鹰会一个咬头,一个咬尾,把鱼抬出水来。这时,打鱼人就会捏几尾小鱼丢进鱼鹰嘴里,鱼鹰扑棱一下头,又钻进水里去了。
夏天的中午,孩子们几乎都是泡在涧河里的。麦假、秋假农忙,小孩子也要帮大人干活,只有暑假闲,没人管,我们几天就把作业做完,剩下的日子就是到涧河里玩水,晌午把饭碗一丢就往村东的河边跑。河坝下被水冲出了深潭,黑幽幽的,一群孩子光屁股上到河坝上,轮番往下跳。河坝离水面一丈多高,胆子大水性好的孩子敢一个倒栽葱翻进水潭里,好久才从很远的地方钻出来。在水里泡久了,指头肚都缩水,软瘪瘪的,满手是竖状的皱纹。天天在水里泡,任毒太阳晒,我们个个都晒成了光屁股猴。
夏天不放假的时候,我们中午也会偷跑到河里洗澡。上课了,老师会用指甲在迟到的学生胳膊上轻轻划一道,如果起了白印,一定是偷着下河了,就罚站,被罚的学生在讲台边歪着头做鬼脸,弄得大家哄堂大笑。
农村盖房子,先上房梁,后钉椽子,上面铺上荆扒,垫一层黄泥,才能上瓦。荆扒编好后,要卷起来丢进河里泡软。涧河上有一座桥,是当年张钫修的,荆扒放好后,用铁丝系牢,以免被水冲走。荆扒在河底,成了鱼鳖虾蟹躲藏的地方,捞荆扒的时候,孩子们围在桥上,看活蹦乱跳的鱼鳖虾蟹在荆扒上乱爬,真是快乐极了。
涧河边有苇园、竹园,秋天来了,苇鸡的叫声带着水音,清脆悦耳,我们就到芦苇丛里逮苇鸡、捡鸟蛋,去多了,会在苇丛里踩出一条路,野草缠绕的苇秆上,开着各种颜色的小花,有时折一段苇叶,能吹出各种鸟叫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