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旬刊》2024年第23期
● 文学创作
细节像璀璨的星,分布在文学世界的夜空
● 小说荐读
《爱情花开,未必结果》:陈 星(湖南)
● 诗歌人生
《时 间(外一首)》:王云发(四川)
《夏夜情歌》:王先琳(深圳)
《故乡的月亮(三首)》:潘硕珍(甘肃)
● 诗词鉴赏
《沁园春·走进绿城·三首》:陈怀志(云南)
● 散文随笔
《五岳之巅上华山》:汤云明(云南)
● 诗意中国
对于小说来说,细节有重要作用。“情节”表现小说结构,组成小说叙事结构,其重心是逻辑性。“细节”不仅塑造栩栩如生的虚构世界,且保证对世界的真实性理解,强化作品与世界的联系。它像璀璨的星,分布在文学世界的夜空。细节以具体写抽象,以琐细经验写精神形状。细节弥散在小说中,附着于人物、情节、场景、画面、对话等作品的组成部分。它引发悬念,深化主题,真实再现生活逻辑,并以高度浓缩的艺术虚构,获得神祇般的叙述魅力。小说门类中,中短篇小说更看重细节,长篇小说虽以结构与故事为先,但细节仍是其吸引人的重要手段。
—— 摘自《细节像璀璨的星,分布在文学世界的夜空》 (作者:房 伟)

爱情花开,未必结果(小说)
陈 星(湖南)
人生能有几回爱?几回爱中又有多少章节值得你咀嚼回味?时光就像一块抹布,一点一点将昔日的一切抹得越发模糊,而每次回忆我在矿区的那段情缘,仿佛就在昨日,清晰如初。
那时,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心怀多彩梦幻与旖旎憧憬追求着远方的诗意……
她叫晓茵,医专毕业,美的象一朵绽放的桃花。由于我和她都是新进人员(我比她早来半年),矿里住房紧张,新进的一时半会无法分到住房,我和她临时住在矿招待所。
她的美丽如一块磁盘,深深吸引我,令我内心荡起说不明道不清的涟漪。
选一个阳光与微风相宜的日子,我邀她去散步。她矜持地对我微笑,脸颊上立马出现两个醉人的小酒窝。
矿区后面有条小铁路。铁路两边林木葱茏,是散步的好地方。
暖暖的秋风抚脸不燥,低沉的秋阳恰到温柔。我和她并肩走在铁路上谈笑甚欢。我的黑色幽默,不时令她“噗嗤”一笑。她的乖巧伶俐令我心生惬意。
那个秋夜,月朦星稀。我和她坐在一座铁路“天桥”上,望辽远的星空和矿区的灯火。“呜……”一阵汽笛突然响起,划破夜空的宁静,接着“天桥”开始微微颤动……
“火车要来了!”她有些惊慌失措。我一把抱住她靠向路边……
呼啸而过的火车带着一道劲风从我俩身边扫过。她的披肩发被吹得乱舞,直接扫在我脸上,一股清香扑鼻……
火车离开,我审视她。她娇羞地垂下头。我趁机凑过嘴吻住她。她如触电般惊颤……
天空的星星眨着羞涩的眼。矿区的灯火泛成一片朦胧的光波。
我突然感到脸上一阵湿润,忙松开嘴唇直视晓茵。朦胧月光下,我看到些许晶莹在她脸上闪烁。
“你为何哭?是激动还是我欺负了你?”我惊问。
晓茵伸手揩下泪,凄凄楚楚向我道出一段家事——
她十二岁那年,父亲因车祸离世。家庭的重担压在母亲瘦弱的肩上。尽管母亲含辛茹苦劳作,生活还是拮据不堪。贫困与艰难反促使晓茵勤学苦读,以期往后过上好日子。
她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考上了大学。当她把入学通知书逞给母亲,母亲看后,因劳累过度而过早苍老的脸没有绽放丝毫笑容;反陡增几分新愁。
晓茵一下子明白了:母亲在为昂贵的学费犯愁。
就在那段时间,她哥哥毅然投身卖血的队伍中……
是哥哥用鲜血换来了她上学的费用!
泪一滴一滴从她粉白的脸颊滑落,落在我心里,荡起一圈圈纠结和同情的涟漪。
我动情地抱住她,她贴着我的胸膛轻轻啜泣……
入冬后,每隔几天,晓茵就会收到一封来信。矿区办公楼一楼有个收发室。我路过时,瞅见有晓茵的信会替她收起。
我曾问她:“谁的来信?”
她犹豫片刻:“家兄的来信。”
“你哥时常写信给你,很关心你呀!他咋不打电话给你?”
晓茵苦笑:“他生活节俭,打电话耗钱。”
她哥的来信越来越多。我常见她因此不知所措。
有一次,她皱着眉来到我的住所。
“不开心?”我问。
“你爱的人离开了你,你会怎样?”她答非所问。
我却一怔:“你想离开我?”
她露出笑容:“测一下你的忍受能力。”
她这话恍惚着,令我琢磨不透。
我抱住她:“你有顾虑和想法直接对我说,千万别掖着藏着!”
“你猜下,我最喜欢你写的哪首诗?”她嗔笑。
我摇头。
她一字一句地说:“是那首‘失去了爱,千万别哭’。”
我松开抱住她的手:“不吉利!不吉利呀!莫非你要……”
晓茵伸手捂住我的嘴:“一个大男人无法承受一场失恋的打击,这样的男人有何出息?这样的男人值得我去爱吗?”
“是这样,我会坚强的!”
有同事问我:“何时吃你的喜糖?”
我笑答:“还没定!”
对方就说:“听晓茵说,你还没见过她的家人。你呀……”
有天晚上,我试探地问晓茵:“抽个时间去你家做客,行不?”
晓茵拉住我的手:“忘告诉你了,过几天我哥会来这里。”
我兴奋地:“那——多好呀!”
她哥哥果真来了!我满怀欣喜去晓茵住所见他。他哥那黝黑的脸却始终布满冷峻。我没在意。
我备了一桌丰盛的晚宴为哥接风洗尘。
席间晓茵居然端起了酒杯:“难得哥哥来一次!我哥就好喝几杯,别扫他的兴。”
哥豪爽地说:“乡下人,没事就喝几盅。小弟!陪哥喝几杯。”面对兄妹俩的热忱,我不好拒绝。
几杯下肚,滴酒不沾的我便脸红耳赤。
哥又要给我满上,我摆手。
哥说:“在我们老家不喝酒的男人是怂包。”
听到这话,我不好拒绝了。
第二天晌午,我才从昏沉中醒来。
当我披衣下床时,瞥见桌上留有字条,忙拿起看——
他不是我哥。他是我的同村人。我和他在同一所学校读高中时,他深深爱上了我!而我不喜欢他!当年高考,他落榜了。我考上了。
是他数次卖血并向家人借款为我凑足了上大学的费用。在我读大学的三年时间,全靠他打工挣钱接济我完成学业。
我无数次告诉他:我不爱你!做我的哥哥吧!可他对我始终痴情不改。
为躲避他的爱,毕业后,我悄然来到这个遥远偏僻的矿区医院。我想:万水千山会无情阻隔他对我的爱;慢慢时光会磨灭他对我的情。
没有!没有!他千方百计打探我的去向。得知后,不断写信给我:那字里行间满满的思念与痴情令我措手不及;那语句中透出的真诚与执着令我的心慢慢变软。
在这世上,遇到一个如此深爱自己的男人真的不易!在这世上,如此经年累月帮助并牵挂自己的男人难道不值得珍惜?
我跟他走了!请你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失去了爱,千万别哭”是你写的,既然你能写出来,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当钟情的绿叶随风离去
孤零一空枝
愈令人关怀、呵护
当栖息的爱情鸟随季节迁移
可怜一枝独秀
定会引来更多亲昵与关注
失去了爱,千万别哭
不远处有个人
正等你踏入爱途
酒醒花去,面对一纸素笺,我悄然落泪……
(编辑注:文字略有删节)
【作者简介】陈星,湖南临武人,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临武县作协理事。
时 间(外一首)
王云发(四川)
阳光的碎片
轻敲着残墙
过往的行人
踩痛平滑的路面
醒写的诗歌
等待在梦中完美
戏水的顽童
笑肥河两岸的瘦柳
秋飞的苍鹰
撵后浪追赶前浪
冬飘的雪
洗白时间陈旧的心事
留住时间的伤痕
逝年 昨天 上一秒……
不经意的走了
我们都不会珍惜
珍惜她也要走 留不住
留住的只有隐隐约约的伤痕
来年 明天 下一秒……
她都要来 神仙也挡不住
挡不住就欣然接受
接受平平常常的现实
接受或短或长的人生
夏夜情歌
王先琳(深圳)
夏季的夜晚,
激情将无数星星点燃,
月亮为相爱的灵魂,
打造了一艘弯弯小船。
荷塘里青蛙叫的欢,
竹林中小鸟寻觅侣伴;
为了逃避世俗的眼睛,
恋人迈步很轻很慢。
禾场上小童打闹一团,
老者龙门阵天昏地暗;
忽然传来几声犬吠,
惊飞树枝上一只孤蝉。
田间小路不窄不宽,
恰好俩人并肩把手挽;
看瓜人遗留的瓜棚子,
胜过城市五星宾馆。
从下学回乡抗旱,
到栽秧割麦无所不谈;
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引来萤火虫纷纷点赞!
啊,夏夜很短却十分温暖,
不知不觉雄鸡开始叫喊,
虽千言万语谈兴正酣,
恋恋不舍奔赴霞光灿烂!
故乡的月亮(三首)
潘硕珍(甘肃)
父亲扶着一片犁铧
在黄土地上写下
关于庄稼的分行诗
全家人的吃穿用度
都来自土地付给父亲
微薄的润笔费
乡村戏场
骑车走进张灯结彩的某山沟
给亲戚家拜年
看到偌大的戏场里
只有偷得半日闲的一条黑狗
蹲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看戏
偶尔张大嘴巴
不晓得是给哪个演员
或打锣鼓家什的人喝彩
故乡的月亮像竹筛
感谢造物主的安排
两次住的楼房都是坐北朝南
晚饭后坐在阳台上喝茶
可以热泪盈眶地仰望
从故土东山升起的一轮满月
特像阿妈挂在土墙上
筛麦糠的一张竹筛
【作者简介】潘硕珍,男,甘肃岷县人,甘肃作协会员,作品散见多家报刊,著有诗集三部,诗作入选多种选本。
沁园春·走进绿城(三首)
陈怀志(云南)
四季如春,草茂花香,碧水蓝天。看园林典范,如诗如画;宜居城市,启后承前。廊榭清幽,阁楼优雅,醉倒王侯佛与仙。公园里,品吹拉弹唱,乐种心田。
家乡韵味缠绵,喜今日、频将美梦圆。慕铺青叠翠,流光溢彩;经营福祉,生态优先。泸水欢歌,东山曼舞,户户家家绽笑颜。功夸罢,又挥毫泼墨,再续鸿篇。
八声甘州·故乡畅想
汝未闻幸福在何方?请到此间瞧。有南疆乐土,群芳斗艳,百鸟逍遥。绿色轻掀浪蕊,仙境自然描。美酒催人醉,喜透重霄。
乡梓令吾钦慕,话城乡同步,共迈金桥。看英雄试手,百难顿时消。信明天、蓝图涂彩,永驻春、福祉更夯牢。人卅万,唱和谐曲,独领风骚。
水调歌头·福祉是家乡
试问古今客,幸福在何方?置身美丽开远,笃信胜天堂。神异风光遍布,壮美高楼耸峙,百姓享安康。首首清平调,字字喜洋洋。
惊七秩,收硕果,万千筐。太阳高照,天地翻覆铸辉煌。喜看城乡一体,彩绘蓝图几卷,妙手著华章。我对世人语:福祉是家乡。
五岳之巅上华山
汤云明(云南)
一部叫《智取华山》的老电影和一个《华山论剑》的传奇故事,让我对西岳之尊念念不忘,甚至有些不相信自古华山只有一条路,所以我想去看看。
踏上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去景区的公路上,导游指着窗外告诉我们,目光能看到的地方都是华山,但这只是华山的一部分,在这里看不见“五峰”中的任何一个山峰,要做索道上山才能到达主峰,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了华山的尊容。
在游客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宝莲灯”石雕,导游说,华山是中国神话故事《宝莲灯》的发原地,沉香劈山救母传说就发生在这里,但游客中心距离景区还有20余公里的路程,要坐景区的大巴过去。
华山果然名不虚传,在从公路转向景区的环山路上,一路看见山势陡峭,象刀削斧劈过那样的壮观,白色的花岗岩反射着远古的光芒。
华山在西峰和北峰各有一处上山索道,北峰索道为华山的第一条索道,全长1500多米,高低落差700多米。北峰也是五峰中最低的一座峰,海拔只有1614米。
我们选择的是从西线上下山,在几乎垂直上下的索道上,恐高的人紧紧地抓住扶手,闭着眼睛祈祷。索道沿途风光如诗如画,有栓马桩、金龟拜三公、白雀寺等景观。随着索道的上升、下降,整个华山恢宏的气势尽在眼中,缆车象是漂浮在山间,有时还有飞檐走壁的错觉。
据说,要是从最高空拍摄,落雁、朝阳、莲花、玉女、云台五个高峰显露,能在云里雾里看尽太华山真容,奇、险、峻、秀各具风姿,再加上太乙道场,沉香劈山救母神话,让太华山给人一种天威咫尺,尊严峻极的感觉。
下了索道,离西峰就不远了,爬上一段石阶,就到了苍龙岭,它是到达西峰的最后一段道路,也是从其它山峰前往西峰的必经之路。虽然夏天的华山绿植颇多,但是也很难掩盖住苍龙岭的惊险,站在半山坡向上望去,就像一条通向远方的羊肠小道,一侧为让人生畏的大斜坡,另外一侧是垂直向下的悬崖峭壁,以至于胆小的人拉着铁链围栏才敢上下。
在到达西峰顶莲花峰之前,要经过太乙道场莲花洞和三圣母殿,也叫翠云宫。我们正好可以在殿外的石坎上休息片刻并吃下导游发的自热米饭,此间,突然看见一缕缕白烟飘上山来,还以为是哪里着火了,仔细分辨,没有烟火味,才想起应该是云雾。
一路曲折向上,过了沉香劈山救母时被劈开的大石头,抓着铁链爬上几米高的陡峭台阶,就到达了外形象一朵莲花的莲花峰。峰顶的围栏上,层层叠叠挂满了游客祈福的红飘带和连心锁。站在峰顶望下去,近千米的深谷里云雾缭绕,有些地方看得见谷底和山腰上的树木,大部分只能见到云雾在半山腰环绕。杨虎城在落雁峰上修亭一座,人称杨公亭,并在东峰、西峰各建塔一座,人们叫它杨公塔。
因正是暑假期间,游客非常多,几乎每个景点,每个环节都要排长队,为了赶时间,我和妻子来不及多休息,就匆匆下峰,去爬最近的华山最高峰南峰。半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了南峰落雁峰,这里海拔2154.9米,为华山最高峰,也是五岳的最高点。登临绝顶,举目环视群山,起伏苍苍莽莽,远处的黄河、渭水如丝如带,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宋代名相寇准也曾在此写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脍炙人口的诗句。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金庸题写有“华山论剑”的碑状石头矗立在南峰下,游客争相拍照留念。据说,在华山上写有“华山论剑”的石头不下五六处,目的是为了满足游客留影的需要,而金庸小说所写相约“华山论剑”的地方就是南峰,因而这块石头应该是最正宗的论剑标志地,几乎每个游客都不想错过在此拍照的机会。
当年相约论剑的各方侠客和在此修炼的神仙已经不知去向,只留下坚硬的花岗岩,站立成人的形象和大片的松林、桧柏、灌木迤俪数里,浓荫匝地。
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资源丰富,景观独特,文化内涵更是丰富、深厚。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著名学者章太炎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现在,山上历代名人题字及石刻举不胜举,每个都是书法和文化艺术的瑰宝。
华山的险要和隐蔽,也成为了道家修行的首选圣地,是道教“第四洞天”,道教高人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曾在此修炼,山上现存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自古华山一条路,”在通往山顶的路途中,老君犁沟是最为险峻一段。传说老子在华山修炼时,见道徒工匠修路十分艰辛,便解下随身携带的如意变成犁铧,驱其乘牛,一夜犁成此道。华山的南峰与西峰之间,有—座叫“炼丹炉”的小山峰,这个山峰上有—座庙宇叫“纯青宫”。传说太上老君和八仙中的铁拐李都曾在此炼过丹,铁拐李得道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我从彩云之南远道慕名而来,本来计划游历三四个山峰,只可惜,由于游客太多,排队时间没法掌控,生怕晚了在下山高峰期难以按时回到游客中心。真是心有余而时间不足,只得放弃其它行程,在走马观花、行色匆匆地游览了华山最主要的西峰和南峰以后,就从南峰开始回撤了,为这次华山之行留下了些许遗憾。
当然,旅行是短暂的,人生是漫长的,美景是看不完的,停停走走,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期待着,华山,还有下一次的相遇。
(编辑注:文字略有删节)
【作者简介】汤云明,云南省作协会员,昆明市晋宁区作协副主席,199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诗歌集《岁月之上》、散文随笔集《随言散语》、长篇历史小说《清臣汤曜》等多部作品。
诗 意 中 国

来源:中新网

《作家旬刊》编辑部
中国·城市狮龙文化传媒 主 办
合作伙伴:诗经故里文化传媒
《中华诗经阁》、冰心文化传媒
主 编
陈 宏
主要栏目
小说故事
格律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投稿邮箱
zuojbjb@163.com
一本致力于推广优秀作家作品的刊物
一个为作家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著名书法家、唐诗研究院高级顾问
作家王忆唐题写刊名
教育部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当代诗联名家李景宁为本刊题写楹联
——文炳千秋欣创刊;梅香万里喜怡心。
本刊顾问由封面人物、领航人物
专家学者、编辑记者
律师及嘉宾组成

征稿通知
《作家旬刊·原创版》长期征集小说、故事、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字数在5000字以内。投稿时请附作者生活照一张和200字内作者简介发送到邮箱:zuojbjb@163.com。来稿超过10个工作日未见采用,可另投它处。
稿酬标准
作品发表12小时内,自然点赞数在20以上的,稿费20元;点赞数在50以上的,稿费50元;点赞数在100以上的,稿费100元。作品发表后,请作者主动加官方微信,以便领取稿费;作品发表12小时后不领取稿费,视为支持平台建设,不再第二次发放。
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厚爱与支持,如果读者发现刊物中的错误,请致信本刊,我们将给予适当的奖励以示感谢。
签约作家
担任《作家旬刊》签约作家,须具有一定创作实力和作品积累,并渴望提升空间的诗人和作家,详情请联系微信:china69888办理。首届签约作家证书为釉黑色烫金荣誉证书。

《作家旬刊》接受各地企业、各界人士赞助,赞助名单长期公布在“特别鸣谢”栏目。同时,欢迎业务合作,共谋发展,有意者添加官方微信:china69888(备注“赞助”)。

☞ 请点击下方“收藏”键收藏本刊
☞ 请点击下方“分享”键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