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井的乳汁
作者:刘博文
我们村有一口深达40米的明代老井。近千年来老井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生活在这里几百口人的生活与生命,滋润着这一方土地。使老井成为一种永恒的思想,超越物质生命存在的时空,永恒地存在下来;也成为一种充满温馨甜蜜的记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说来也奇怪,我们村周围地下水的含氟量极高,氟直接危害人体的牙齿、骨骼、神经、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大部分青少年牙齿发黄不说,早早就掉渣甚至脱落。村民在周围打了不少井要不打不出水要不含氟高,偏偏老井的水甘甜清冽似乳汁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生命之源。
如果说老井是一副淡淡的水墨画,那么老井的“水”则是一副长长的立体画屏,在我的印象中老井是那么神奇。小小的我一直置身其间,时而痛饮老井的乳汁,时而在老井旁边玩耍,家、老井、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与田园依水而秀构成一副长长的画舫,使人们的生活有了诗情画意。
多少年多少代,人们生存的法则就是逐水而生,得水而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同样依偎在老井身旁,尽享着老井的恩赐。每一天老井旁边人流不断,到了夏天人更多。那时候没有广播电视,这里成为一种特殊的“新闻联播”平台。随着打水的辘轳咯吱吱地响的那原始“乐曲”的伴奏声,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东村长、西家短喜怒哀乐婚丧嫁娶无所不及,有的在一起筹划着播种收获的生计,有的利用空闲玩一下“丢方”下象棋,有的说着悄悄话,有的竟赫然大睡起来。突然一个小孩跑过来让爸爸快一点,说妈妈急着等水煮饭呢!排在前面的人大度地让他先来,这就是普普通通的农家生活。
井水好,但是由于人畜洗衣等等多用水量大,所以吃水难的问题一直困扰人们。有人可能会说,吃个水有什么难!井深不说,光是那时候的木桶就有二十斤左右,加上六七十斤水好小伙挑起来也吃力,有的身单力薄就大人小孩抬水吃。我们村全部住的是地坑窑洞,挑着水要从十多米的50度斜陡坡下去才算到了。有一次我挑着绊倒了,一只水桶摔坏了,浑身泥水,妈妈急着先看她儿子好着没有。打水最怕“飞辘轳”,有时候连人带桶都掉到井里了,有生命危险。在我的记忆中井绳就坏了十几条,井台修了不知多少次,打一次水得30几分钟左右。遇到下雨天挑水在泥泞的路上晃悠更艰难。所以用水特别节约,一盆水先洗脸再洗衣物最后喂猪等等,要知道每一滴水都是父母用汗水换来的,而且是年年月月日日无尽的反复劳作,吃水的艰难劲现在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后来我当兵去了银川,哪里的水离地不到3尺,我恨不得把这里的水一下子挑到家乡去,解决父老乡亲吃水难的困境。多次在梦里把家乡变成“水乡泽国”。直到有一天,家里来信说几乎家家户户都打了压水井,再后来村上打了一口机井,尽管吃水方便了,可仍然没有摆脱高氟水的危害。国家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带人吃水难和高氟的危害,在几十里外打一口“农夫山泉”深水井通往家家户户,大家再也不为吃水煎熬了。作为老井的儿女有幸见证并记录下这一万千年来彻底改变了的吃水难与苦的历史时刻,真是改革开放水变甜啊!尽管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变化微不足道,可黄帝老爷爷一定会为中华儿女生活生命中大大小小的巨变感到欣慰与祝福!
老井早已经彻底“退休”了,别说城里、就是农村的青少年也不知道曾经世世代代哺育人们的老井是个什么样子。多少次我回老家总要站在老井的废址旁陷入了不尽的沉思,心中都是回味不尽的乡愁滋味。老井旁有我童年的影子,有我青年的脚印,有苦涩更有甘甜,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井绳在辘轳上深深的勒圈,让人想起结绳记事的往事。它是一面镜子,照过了多少人生酸辛苦辣的烟云,也记下了不为人知的秘密。老井是有感情的,人们生活困窘,它忧着;人们生活兴,它乐着。有时候回头想想,不由得回放五味杂陈的记忆,这或许使之今后走路更踏实,心中的美好会更多起来,感情世界也会丰富起来,懂得历史与生命的演进,懂得传承,更多感恩。
几十年的心浸目染,我一直深深地爱着老井。爱它无私奉献的修行,爱它的宁静、澄澈、从容,爱它抛开锦瑟绝缁尘,爱它默默无闻却情意绵绵,爱它不和百花争艳只愿守住清淡,爱它身旁吆喝声和熙熙攘攘人群的的真诚,爱它盛德无限品行为先......小时候真傻,只知道跟在爸爸打水的时候屁而颠的跑来跑去。后来渐渐地长大了,才真正懂得吃水不忘老井和打井人,这是根,这是魂,这是大地和老井的恩赐。
在一恍离别老井四五十年的日子无论去哪里,我最喜欢去有水的地方,看在水的滋润下杨柳如翠,看水中的鱼儿欢快跳跃,看无数鸟类展翅飞翔在河湖水泽弹拨出美妙的旋律,看因水而美而秀的祖国大好河山,看因水而润的人们那幸福生活。
一水连古今,绵绵情思长。如今的天变地变人也变,但是水的原底色没有变。在山清水秀的大中华园里,带着满满的甜蜜,让《幸福好比长流水》流淌进心田,缓缓伴随着我一起,走新时代!
刘博文,笔名柳力,陕西省礼泉县人,大学文凭,1968年入伍,1986年转业,一直从事宣传教育研究工作。咸阳文学会会员,喜好读书写作,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啄木鸟》等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长篇通讯、诗歌、杂文等上千篇,著有《雕刻平凡人生》一书。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