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继平鉴赏】2840 打铁匠║黄满新(江西)主播║箫雅(版主║鉴赏║孙继平)

【诗与大地║继平鉴赏】
原诗 打铁匠
原诗作者║黄满新(江西)
主播║箫雅
版主║鉴赏║孙继平

原诗 打铁匠
原诗作者║黄满新(江西)
叮当、叮当
在那低矮的瓦房里
捶打出一片通红的辉煌
虽非战场,每天却在挥舞激昂
手一拉,硝烟弥漫
手一提,火花飞溅
抑扬顿挫之间,雕刻一个个弓字画像
绯红的脸颊闪烁剔透的目光
铁块在炉火中冶炼希望
每一次敲打,都是对生命锤炼的向往
岁月在蜕变中留下精美的华章
一弯柴刀,收割了一缕缕炊烟
一把菜刀,切出了酸甜苦辣的味道
一柄锄头,刨开了黄金的岁月,
一具犁耙,犁出了万顷碧波的荡漾
铁匠,就是这样打造诗行
缺了嘴的柴刀,断了牙的犁耙
如今,在老屋里静静地躺着
,欣喜地再把熏熏的瓦房瞭望

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灵动的美感
——著名诗人黄满新新诗《打铁匠》赏析
文/孙继平(辽宁)

诗志情怀,是现代诗歌具有的生活特质。也是现代诗歌生命的魅力所在。如果说,一首诗歌缺少或不能让人仰目到诗志的焕发,即便多么哗众取宠,也不会令读者感到怦然心动。直到拜读诗人黄满新新近创作的诗歌《打铁匠》,才感受到了诗的激情与灵美,足以让人心潮起伏,情不自禁,心弦再次被诗的弦乐之声而拔动。
诗人黄满新老师,以生活十足的底气笔入诗域。一声声“叮当叮当”的匠心之声由里向外,由远到近的清新彻耳,便知一个劳动者奉献的精神再传递着时代的强音。这种震憾之力,足以把人们的心界通透得无比鲜亮。让诗不仅有了生活的节奏感,视而忘步,还足以令人耳目清新。随着诗乐的拍节,愉悦心生开始跳动,将诗与人的情景相融,达到神影情绪化了。我们说写诗,特别是现代诗歌就应该笔落情出,意物所言,志显魂魄。才能写出新语境的意味诗来。诗人黄满新做到了。
一是诗的层色淡中力求意美之雅。远看灵动养眼,近看底色浑厚。就像一幅工笔画一样虚中有实,实中见微,层层素有画意,绘笔调和有佳,一展诗画魂魄。诗中的“一拉”、“一提”,恰好让诗产生了一种张力。也正因诗有了这一张力,才使诗有了神驰的方向。继而,笔锋一调,把物象里不为人知的意域剥离出来,加以人物刻画。你看:“铁块在炉火中冶炼希望”的情笔夸张,一下子将诗志情怀坦露的一览无余。可见,生活实意化的心言,在通过艺朮整合之后,达到了诗志言中有味,语中透着脉脉的含情。这是令读者愉悦的诗志而感受到较为浓厚的时代气息,也是让我们为之振奋的一首现代诗歌。
二是诗句细腻灵巧,以形体为轮阔,以小见大,加深主题,一展诗魂博大。从诗人笔耕呈现诗节弦乐上,看到了那些跳荡的悠美音符。不可否认,诗人通过“一弯柴刀”,“一把菜刀”,“一柄锄头”,“一具犁耙”等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元素,融合成“收割一缕炊烟”,“切出酸甜苦辣的味道”,“刨开黄金的岁月”和“犁出万顷碧波的荡漾”。如此的四两拔千斤的走笔,烘托出了“铁匠"的风采。
至此,我们有理由地说,诗人是站在生活的前沿,用亲身的生活感受,写出了一首前瞻性、接地气,具有时代风貌和气息的赞歌。向老师学习!

【鉴赏作者简介】孙继平,50后。现已在《神州文学》《作家新视野》《新蕾》等国家省市地纯文学刊物、党报和网络平台上发表诗歌1000多首。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会员、辽宁阜新诗歌学会会员。诗观:用诗心燃亮生活。

【音频总监、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阜新人,小学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辽宁作协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的主播。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阜新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
【诗与大地·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诗评】
【诗与大地·红枫】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