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远山 (十三)
——“文革”红卫兵徒步长征那点事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十三、 十里相送
等候多时的区领导见我们起床,请戴班长召集开个会,区领导告诉说,经区里研究决定,长征队每位红卫兵可以向区里借徒步长征“补贴费”,每人借多少自定,如家庭还款困难,可写特别申请,区政府还可以给予减免。
戴班长当即表态,我们一路走来,各地老乡特别是沙道沟的领导和父老乡亲们,待我们非常热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们吃了喝了还不收我们的饭钱。我们不想再给区政府添麻烦了!我、不再借钱了。我们三人你看我、我望你,也跟着戴班长一样先后表了态: 感谢区领导对我们的鼓励和爱护,我们的钱够用了,有毛主席故乡的父老乡亲的支持,我们也一定会走完徒步长征的全程,把毛主席家乡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带回我们家乡去。
区领导还想挽留我们多住一天,见我们执意要赶路,就委派区团委书记送我们一程,另有两位区团委工作人员,要帮我们拿行李相送的,亦被我们婉拒。区领导因上午有会议,提前与我们告别。
我们请区团委书记那位漂亮的小姐姐一起吃早饭,她说已吃过了,就退到外面等着我们 。
早餐很丰富,有昨晚老乡送来的油糕、糍粑、咸鸭蛋、腊肉,厨房将煮好的腊肉切得如纸片一样薄,香气四溢,厨师为每人煮了一碗醪糟鸡蛋小汤圆,加上一匙蜂蜜,入口美滋、甜醉入心。
专程来送行的区团委书记,我们已有两次照面,她姓冯大我们三、四岁,我们喊她冯姐姐。她见我个头最小,非要帮我背一件行李,让来推去,我就将小挂包让她背着,我们才上了路。
这仍是一条较平顺的通往湖南省境内的林间小路,离镇子近的地方是用青石板铺设而成,不久就转上了黄泥与野草混合的路段。路两旁依然是浓荫的树林,不知名的各种鸟儿的啼叫声,清脆欢锐、此起彼落,像是正在召开一场森林歌咏会,相互比赛着嗓音,看谁的演唱更优美更动人。
戴班长对冯姐姐说,你已送我们很长一段路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你还是请回吧!冯姐姐说,不行,我反正又不会把你们送到韶山冲去。我们不争了,来唱歌吧,走长路要唱歌才不觉得累,她起音我们集体先唱了《东方红》,又唱了《少年先锋队队歌》。
冯姐姐热情大方身材苗条,笑起来脸上有个小酒窝,显得特别甜美。她在学校不仅是学习上的尖子生,也是文体骨干,她曾获得过全省乒乓球少年组女单冠军,又曾拿到过全省民族声乐演唱比赛的银奖。她高中毕业准备考大学时,大学停止招生。她就被招聘为省文工团学员,她的授课老师是闻名全国的女高音歌唱家,曾给多部电影配过音。天资聪慧的冯姐姐在这位老师的指导培训下,进步极快,在一次接待外宾的演出中,冯姐姐登台献唱了湖南民歌《浏阳河》,获得外宾的赞赏,陪同外宾的省级领导及外宾与她合影留念。后来,这位省级领导受到“文革”批判,不久,冯姐姐的恩师也受到停职检讨,“文革”工作组要求冯姐姐揭发她的恩师所谓的“只专不红”的“白专道路”问题,冯姐姐什么也没说,只有以泪洗面,在内心深处为恩师呜不平。她说,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哼唱《浏阳河》,唱着这支歌,心中象点燃了一盏灯,浑身充满了力量,那些屈辱和愤懑,都随着歌声随风散去。当时,很多歌曲都被禁止不能唱了,唯有《浏阳河》这支歌可以唱,唱这支歌,谁也不能阻栏,而且从韶山唱到湖南,从湖南唱遍全中国,从中国唱到外国,可以通唱无阻。(待读)
2024.6.16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华汉俳》《中国联墨缘香》副总编: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