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郭全福
旖旎
在岁月悠悠的漫漫长途中,郭全福老师宛如一颗璀璨却令人心碎的流星,在我的生命苍穹中疾速划过,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熠熠光辉。
他来自山西霍州市白龙镇柏木沟,身为柏木沟小学的校长,自 1964 年投身于教育事业,从民办教师起步,一路砥砺前行,直至 1992 年转正为公办教师,始终坚守着最初的那份教育初心。
我是柏木沟矿的子弟,当时柏木沟矿刚从什林上面,白山下面,软枣树下迁到白龙镇柏木沟村.也称柏木沟煤矿,矿上当时没有学校,子弟们每天都要过河然后爬上山坡去柏木沟学校上学!当时去时记得就郭全福老师一人!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都在一个教室里,复式学习.冬天能把人冻死.一下课,孩子就在墙角处一个挤一个俗称挤暖暖……条件特别恶劣
多年来,他专注于复式教学,在那狭小却满溢希望的教室里,不遗余力地点燃知识的火种。讲台上的他,是严谨且激情澎湃的夫子,引领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探索奥秘。
他不单是一位授业解惑的师者,还是农田中辛勤耕耘的农民,是家中妻子的坚实依靠,亦是孩子们温暖的港湾。
然而,命运的轨迹竟是这般残酷无情。那一年,霍州开展“双基验收达标”工作,柏木沟村成为省里验收的重点。郭老师毫不犹豫地勇挑这一艰巨重任,他日夜操劳,精心筹备,全力推进。当工作圆满落幕时,他却因过度疲倦,永远地倒在了他所热爱的教育岗位上,生命之花骤然凋谢,甚至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
在世俗的眼光里,他或许仅仅是个平凡的“孩子王”,但他却用生命完美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挚爱与忠诚。他的猝然离去,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悲痛之中,那如影随形的哀伤,多年都难以消散。
我的老师郭全福,更是一位在教育领域奉献一生、令人难以忘怀的杰出师者。
郭老师拥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此乃小学教师队伍中的至高荣誉,也意味着能够获取较高的工资待遇。然而,对于郭老师而言,职称更是对他教育功绩的有力肯定。
职称评定的标准极为严苛,而郭老师不仅是公认的卓越教师,凭借出色的教学水准和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备受赞誉,还曾担任校长一职,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他经历过复式教学,能够将不同年级的课程安排得井井有条,且授课时间长久,始终坚守在教育第一线。
然而,命运却如此薄情,郭老师因公殉职。尽管最后补发了一年的工资和一两千元的安葬费,可这又怎能弥补他离去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那些奖状或许已难寻踪迹,但郭老师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存于我们心间。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奉献,如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奋勇向前。
郭老师虽已远去,但他永远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是我人生道路上永不磨灭的指引之光。
他的精神仿若火炬,永远璀璨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征程。郭全福老师,您虽已离去,但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永远的明灯,永远的老师!
《七律 致敬我的老师郭全福》
旖旎
投身教育志难休,全福英名德韵留。
复式课堂倾热血,柏木沟村写春秋。
辛勤只为童蒙启,劳累何辞使命谋。
虽逝英魂犹照世,明灯永耀在心头。

忆父亲一一郭全福
文/冰心依旧
二十九年前夏天的一个早晨
一个普通的男人一口胆水喷出
倒在了三尺讲台上
他的生命嘎然而止
没有留下一句遗言
走上课堂他就是个夫子
扛起锄头他只是个农民
回到家里他是妻子的丈夫
还是几个孩子的父亲
复式的教学几十年如一日
家庭的重担回家直奔农田
夜晚秉烛批改学生的作业
还要备课准备第二天的教学
微薄的工资几年难拿
还要应对上面的训斥检查
是怎么的信念支撑着他
度过了一生的岁月
世人的眼里他只是个孩子王
碌碌无为的混迹在学堂
总是过着贫穷的日子
逃不出别人眼里的寒酸
突然的离去让家庭难以接受
如影随行的悲伤延续多年
其实人太累了最好的归宿是天堂
无需再承受人世间的苦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方式
离去时的盖棺定论
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存世价值
碌碌无为的人生也能照出光亮

追忆老师郭全福
文/郝龙珠
追忆老师郭全福,
岁月悠悠慢征途。
璀璨流星心碎如,
不可磨灭留光束。
他是白龙柏木沟,
教师校长同兼顾。
投身教育志不移,
民转公办获待遇。
柏木沟矿一子弟,
村校学遇郭老师。
一至五年级复式,
一校一师独挑起。
狭小教室希望溢,
不遗余力教知识。
授业解惑师者系,
回家农民帮子妻。
双基验收忙筹备,
过度疲倦永倒地。
生命之花凋谢闭,
未留片语突别离。
平凡孩王载入史,
挚爱教育忠诠释。
家庭陷入悲痛泣,
苦了儿女与妻子。
教师职称小高级,
赢得待遇与荣誉。
命运薄情公殉职,
离去造成大损失。
他的精神仿火炬,
永远老师铭珍惜。
2024.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