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低估一个高敏感的人,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人是与生俱来的高敏感人群。
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高敏感者,他从基因里也就决定了这群人是高敏感人格,是不可能改变的。
你有没有听到这样的评价和吐槽,你怎么这么小心眼?你怎么这么敏感?你怎么这么不合群?你怎么这么脆弱?算了。不想和你这么敏感的人沟通。
如果你发现自己非常共情,很难拒绝别人,总怕给别人添麻烦,总想着照顾到周围人的情绪,容易自我怀疑、自责、社恐、焦虑、没自信,那你大概率就是这百分之二十的高敏感人群。
我们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高敏感是一种病态和缺陷。
但是我告诉你,高敏感既不是病,也不是缺陷,而是上天给我们的一把双刃剑。
为什么说高敏感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发达的神经系统,优秀的感知能力、共情能力,一方面会让你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意味着你能观察到感受到别人很多注意不到的细节,你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加工能力也会更强。
但与此同时,太多琐碎细节会迅速的填满你的大脑。
那些放大过。
信号也会强烈地冲击着你的神经和感官,让你不堪重负。
也就是敏感之人的对比度曲线比较明显,你感受到的快乐有多大,你感受到的痛苦也就有多深。
我估计所有高敏人群一直以来有一个疑问,就是我怎么才能别那么敏感。
就像我之前说的,高敏感这个东西它是与生俱来的,其实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而且你也没有必要改变,能改的叫缺点,不能改的叫弱点。
你更应该问的是怎么能合理的利用这把双刃剑,让我披荆斩棘的同时也别伤害到我,这个才是你真正应该关心的事儿。
那究竟应该怎么做?这里我想给你三个建议。
第一,不为难自己。
一些人何时让你精神物质财富都在缩水,那么我们就习惯性远离。
更没有什么必要去迎合别人和期待别人让你不舒服的事情,你直接。
屏蔽并且学会跟一些人和事划清界限,最关键就是要学会以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
第二,学会捕捉正面信息。
高敏感的人特别喜欢捕捉那些消极负面的东西,然后放大再放大,最后情绪崩溃。
这确实是我们这类人的一个弱点,所有的情绪都来源于你对事物的解读,来自于你的认知。
就比如说同样面对同事没跟你打招呼,有人就能解读成他没看见过,他可能很忙,但也有人可以解读成他讨厌我,故意不理我就是我们每个人其实这辈子都是在处理自己的情绪。
事实究竟怎么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负面消极这个是你的问题,不是性格的问题。
比如明摆着的负面消息,像朋友被骗、投资失败、亲人离世确实会让我崩溃。
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事实不太明朗的局面,那些可好可坏的人或者事儿,我都会把它往好的方面解读。
那这种把事物往积极方面解读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养成的,并且对自己来说也划得来。
第三。
高敏感其实是一种天赋,只不过很多人都把它用在了错的地方。
你的公情力、创造力,你的观察力、分析力都比一般人要强。
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到了消极负面的东西上,你就会浪费你的精力和情绪,但负面情绪真的上头了,那就想方设法把这些负面的想法当成燃料,然后去帮助我们做一些事儿。
比如你可以写日记、写文章,表达出你的态度,这个时候你进入了心流状态,并且情绪也会得到宣泄。
或者你也可以去健身,同样可以在宣泄的同时让大脑分泌更多的积极元素。
这也比你什么都不干,坐在家里空想更划得来。
很多时候,想多了都是问题,而做多了都是答案。
我希望你不要把敏感当成累赘,而是一种未开发的天赋。
记住,不要否定自己的情绪。
你的高度敏感是上帝馈赠的礼物,我们经验不了任何人的岁月,但能够做自己的光,照亮自己的人生。
人生最大的成长就是不再与自己独特的性格为敌与自己和解,不要跟自己较劲,才会更豁达。
生活的秘诀就在于把自己放在适合自己的灯光下,有效利用自己的天赋,活成那个最美好的自己。
我是黄宏生,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替你惩罚啥。
因此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
从一个强势领导者转变为助人为乐的幕后创业者。
分享创业的得失和经验是我内心最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觉得我分享的内容对你有收获,那么你的支持就是我更新视频最大的动力。
可以关注我,我会陪你一直成长,也可以留下你对视频的感受或者有经验。
有收获,你们的评论我有时间都会去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