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龙:如何树立志向和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谁也无法阻挡;
它会冲破胸膛,顺着小河流淌;
无忧无虑徜徉,流向大海汪洋。
我有一个梦想,谁也不能阻挡;
它能越过山岗,在天空中翱翔;
自由自在歌唱,飞向诗意远方。
——孟国泰
读孟国泰先生《大众教育学》“情育篇”之“志向与梦想”,我产生了新的感悟和做法。
志向与梦想,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志向是心中坚定的方向,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梦想则是那美丽而遥远的憧憬,给予我们无尽的动力。拥有志向和梦想,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它驱使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不畏艰难险阻,去追寻那心中的渴望。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成长、进步,即便遭遇挫折,也绝不放弃。因为志向和梦想,是我们灵魂深处的火焰,燃烧着激情与勇气,引领我们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让生命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我认为在“三标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志向和梦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利用高快演讲时间请学生分享激励自己的名人励志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伟大志向和梦想所带来的力量,激发他们内心的渴望。
其次,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找到可能的梦想方向。再者,鼓励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逐步培养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习惯和决心,运用“三标”理念规划自己的人生。
最后,多组织一些关于未来职业或理想生活的讨论活动,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互相启发。重要的是,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追求并实现志向和梦想。
愿我校“三标课堂”成为原平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梁红霞:远大志向是指南针和驱动力
立国先立人,
立人先立心,
立心先立志;
志立则心立,
心立则人立,
人立则国立。
——孟国泰
读孟国泰先生《大众教育学》“情育篇”之“志向与梦想”,我感悟如下:
对于每个人来说,明确自己的远大志向是重要的,这不仅能帮助个人在生活中找到方向,也能激励个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无论是职业上的成功,还是个人生活中的满足,远大志向都是指南针和驱动力。
要将志向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首先要有清晰具体的方向和目标;一旦明确了目标,就需要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将实现目标所需的任务列为首要任务,且为之分配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制定好计划后,关键还在于坚持执行,保持积极心态和动力,每天努力推进自己的计划,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志向,人生的航标指南针;理想,心中的明灯。它们引领我们穿越茫茫人海,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它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黑暗中不迷失,在困难中不放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愿我们每个人都“心存大目标,做好当下事,胸怀大爱心,爱好身边人。”(孟国泰语)

王素平:始于梦想,成于实干
读《大众教育学》的“情育篇”之“志向与梦想“,我深受启发,内心产生了许多感悟。
“我有一个梦想,谁也无法阻挡,它会冲破胸膛,顺着小河流淌,无忧无虑徜徉,流向大海汪洋。”梦想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指南针,梦想是照亮我们前进道路的灯塔,梦想是帮助我们成功的基石。人因梦想而大气,事因目标而明晰。梦想无所谓大小,它赋予了生活意义和方向,平凡也许是生活的本色,但梦想让其变得激动人心。古人云:“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人们只有目标明确、敢于追求梦想,方能有所作为,成就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的梦想不同,没有高低之分,但实现梦想的路径都离不开奋斗。李大钊有句名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告诉我们无论求学还是工作,不要追求一切空的、虚的东西,而是要付诸真正的实际行动。孟国泰先生也说:“没有落地,再大的梦都是美梦;没有行动,再大的想都是空想;没有方向,再大的干都是蛮干”。正所谓: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无论岁序如何更替,实干姿态永远是时代的最美模样,就让我们在孟先生“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引导下,在实干中定义未来,在实干中书写实达中学的辉煌!
朱爱华:志向是什么?
读孟国泰先生《大众教育学》——情育篇之“志向与梦想”,让我产生了很深的感想,志向是什么?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师要让我们树立远大的宏伟的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填砖加瓦”“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为祖国而奋斗”。虽说觉得遥远,但心里总有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觉得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
不知从几何时,这种理想就慢慢不提了,上了小学,家长和老师说“好好学习,考个好初中”,上了初中,又是“好好学习,考个好高中”,上了高中,又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目标明确了,具体了,但好像不是理想了。
在孟先生的《立志歌》(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心,立心先立志。志立则心立,心立则人立,人立则国立)里,我好像又找回了从前那种感觉。我们仍需要让我们的学生树立为了祖国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而不只是局限于自身。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无论年少,年青,年老,让我们自豪地说:“强国有我!”
李慧娟:不忘初心,匠心独运
拜读了孟国泰先生《大众教育学》之“志向与梦想篇”,关于个人的志向与梦想,我有诸多思考:
人生最难的莫过于择一事而终一生,若初心之上赋匠心,渐行致远,亦能不负韶华。教书育人便是教师这个职业所选择的使命必达的事情,是匠心独运,穷其一生的事业,也是我的志向与梦想所在!
“教书育人”四个字读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然,我们要做到的便是不忘初心与匠心独运。
不忘初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既有苦,也有乐,甚至经常忆苦思甜。曾经饱尝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有收获的幸福, 也有失落的痛苦。但不管如何,这是我当初选择坚守一生的事业,择一事就要终一生,要不忘初心。
匠心独运
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就是要在学习生活中锻造学生的灵魂。想要“教好书,育好人”,不忘初心外,还需要独具匠心,不断探索。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要做学生知识上的导师,更要做学生品德上的榜样。我们要紧抓一切机会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断充实自己。要保证肚子里有一桶墨水,才能匀给学生一碗。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做一名眼里有光的老师, 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信任,渴望自己能被老师所发现、被老师所尊重。因此,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与众不同,让不同的学生成为不同的人。
教育是一场爱的坚持,一场温柔的修行,一种不变的情怀。做好不忘初心,匠心独运便可实现“教书育人”的志向与梦想。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