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认识的父亲、老李
(来自 微信公号:晶文艺)
文图/晶女士

若用一字来梳理老李的个性,那就是“傲”;若用两个字来总结,就得再加一个“躁”字,傲气与暴躁并存;若以三字来概括,那便要多个“慧”字。在家人眼里,充分体会过前两个字的种种具象表达;后一个字则只存在于他人眼中或言谈间。说实话,我不了解老李,也未曾成功做过他的小棉袄。
去年十一期间,在老李离世三年后的某个午后,来访的叔父靠在沙发上与众人闲聊。叔父已年逾八旬,却精神矍铄,前两年还能给上中学的孙子辅导功课。闲谈中,他道出了藏在心中多年的疑惑: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没想通,哥哥他是怎样学习的,怎么可以做到一路保送读书,可以在极其年轻时便获得国家嘉奖……我、母亲和其他家人难以置信,愣住了。借几个关键词,走近陌生的老李————

求学
一路保送,求学并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 东南大学)机械系;
被派往二机部下属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现 大连外国语大学),学习俄语2年,为公派苏联深造做准备;
中国第一代拖拉机、五四履带式拖拉机的研发者之一;
在安徽工学院(现 合肥工业大学)执教10年,团委书记;
在宝鸡一中学任教至退休,高级教师;
于2021年2月6日梦中驾鹤西去,享年84岁。
从现存资料分析,老李一生的高光时刻,居然发生在30岁之前!

那日,在几家十多口亲朋的见证下,叔父回顾了那些已随老李而去的往事。错愕,之后是惊愕,再就是惊诧了——老李居然是五四拖拉机发动机的发明者之一?!多年来,我从未听父母讲过他和中国那第一代拖拉机之间的故事。急问度娘,也只有极少的相关信息,当然,其中并未出现老李的名字。
我问兰妈,您真的不知?她摇了摇头,一脸茫然,尔后缓缓吐出三个字“不知道”。生气?我想不会的。兰妈用她的坚韧和迷糊,曾让老李“躁”性子的破坏当量降到了最小。在他们相处的最后几年,彼此关系融洽。

您曾是国家优秀的科研人员,曾是替人化解纠纷难题的智者,曾是幽默风趣的中学物理老师……这些都是别人眼中的您。老李,不认识的父亲,您身上究竟还藏有多少秘密?
去年写了一篇随笔长文,是写老李的,也不是完全写他的。其中,对老李直接着墨并不多。他是文章的引子,也可以说内核,写的是人生的无奈和挣扎。原以为在老李三周年之前可以发表………

图/文:晶女士
编排:紫水晶
审核:心中的诗 远方的你

作者简介
晶女士 先后在 《延安文学》(2021)《山东文学》《安徽文学》《西藏文学》《微型小说月报》《散文百家》《鹿鸣》《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国校园文学》《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北方文学》《胶东文学》《边疆文学》等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代表作为长篇小
说《你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