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庙堂捉“鬼”
作者: 李建国 朗诵: 凤珠
我的父母都是京剧演员,父亲功短打武生,母亲是青衣,也功刀马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经济不怎么发达,但是,文艺工作者听毛主席的话,真的为工农兵服务,不怕苦,经常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那时候我还小,也就三四岁吧,但也记事了,常常跟随剧团赶场子,到偏远的乡下去演出。
记得有一年腊月,到高阳县魏家佐村去演戏,天黑了,剧团领导怕麻烦乡亲们,就决定在村头的一座破庙里将就着睡一宿,等天亮了再去找村干部。
庙不大,有个阁楼,木楼梯,挺陡。楼梯下边是个跨间。庙堂中央供奉着一尊神像,虽然彩漆大都脱落,但在蜡烛的光照下也能看清面容,慈眉善目的像是位女神,也许这是座奶奶庙吧。条案上摆放着一些供品,挺新鲜。香炉里堆满了香灰,散发着浓浓的草木檀香,看来这座庙虽然有点破旧,但香火还是蛮旺盛的。 女眷们睡在跨间的土炕上,男士们就只能在庙堂的角落里席地而眠了。
夜深了,白天赶路,颠簸疲劳,人们很快就睡着了,睡得很死。四下里漆黑一片,远处传来几声狗叫,破碎的窗纸被夜风吹的呼啦啦直响,门缝里发出风的呼哨,一串夜猫子凄厉的尖叫由远而近戛然而止,显然是落在了庙前的老柏树上。
剧团的司弦年纪大了,睡觉轻,被夜猫子惊醒,嘴里小声嘟囔着:“唉~,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哇!不知谁家又要倒霉喽。”反正也是睡不着了,他索性翻身坐起来,点上一袋烟,叭嗒叭嗒地抽了起来。可他刚抽了两口,突然,从楼上的阁楼里传来一串脚步声,“嘎哒、嘎哒、嘎哒……”好像是一个穿着高跟儿鞋的女子,不紧不慢地从楼梯阶上一步步走了下来。司弦吓出了一身冷汗,用手指厾了厾睡在身边的父亲:“李老师,快醒醒,有动静!”那时候父亲二十来岁,一身功夫,机灵的很,一翻身儿凑了过来:“怎么回事?”“你听,有人!”可他俩瞪大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得脚步声越来越近,走到条案旁停住了。这时,团长他们也听到了声音,悄悄凑了过来,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借着微弱的月光,隐隐约约地看到条案上一团黑影来回移动,同时,伴有供品被拉动的声音。父亲性子急,顺手从枕头底下抽出一把短刀,纵身一跃,跳到条案前,厉声断喝:“谁?干什么的!”那黑影听到喊声,急忙跳下条案,慌乱中把个烛台也碰倒,滚落到了地上,随后,顺着楼梯嘎哒嘎哒地一阵小跑,逃回了阁楼。
那跨间里的女眷们更是惊心动魄,她们先是听到楼上有人走动,翻动物件,后来就听到一个女人的高跟鞋嘎哒嘎哒地朝楼下走去。几个阿姨把我紧紧护在中间,团缩在炕头里不敢吱声。妈妈胆子大,抄起一把宝剑,贴近门扇听着动静。直到听见父亲的喊声,她才壮着胆子,点上蜡烛,走出去一探究竟。
团长见妈妈出来,急忙询问屋里人的情况。妈妈手拍着心口说:“哎哟,吓死我们啦!……是个什么东西呀?逮住了吗?”团长说:“我们什么也没看着,只听到了脚步声,真是奇了怪啦!”司弦把蜡烛点着,几个跑龙套的小学员儿拎来两盏马灯,庙堂里立刻亮堂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刚才发生的蹊跷事儿,感到有点灵异!越说越胆小,越想越害怕,禁不住浑身起鸡皮疙瘩,纷纷揣摩着:莫非我们今天遇到鬼了?还是团长岁数大,经得事多,沉得住气:“好啦,好啦,大家别瞎想了。不管它是妖,还是鬼,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怕人!李老师一嗓子就把它吓跑了。所以,大伙儿别害怕,我和李老师值班。其他人统统睡觉,明天我们还得演出呢。”
大家散去,庙堂里恢复了寂静。
天亮了,剧团打理好行装道具进了村。村支书一听剧团昨晚在奶奶庙睡了一宿,吓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连忙沏茶倒水关切地问:“昨晚没事吧?”团长风趣地说:“人倒是没事,魂给吓跑了!”一旁的父亲问:“这座庙是不是有什么来头啊?”村支书支吾道:“呃~,有点不干净,不过也是人们瞎传的……,我要知道你们来了,说什么也不能让同志们住那儿!”父亲追问:“怎么回事?说说。”
村支书点了棵烟,坐在板凳上,像拉家常似地说:“这座庙哇,供奉的是九天圣母,所以,叫奶奶庙。据说早年间呀,可灵验啦,有求必应,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天天香雾缭绕。解放后提倡科学,破除迷信,但香火也一直没断。直到后来,有个香客因天降暴雨,在庙堂睡了一宿,第二天,他像着了魔似地逢人便说,他撞见圣母娘娘吃供品了,相貌,打扮,说的活灵活现。一时间,九天圣母显灵的消息在老百姓中传的沸沸扬扬,家喻户晓。当时,政府为了辟谣,把那个香客拉出去批斗,还张贴告示,禁止老百姓到庙里烧香磕头!可你越禁止,越封锁,人们就越觉得这里面有勾当!结果是欲盖弥彰,事与愿反,烧香的人越来越多,谣言传的越来越离谱,什么版本都有,搅得人心慌慌的!天一擦黑儿妇女孩子们就不敢出门了。村里的长者们还带头去庙里祷告,祈求圣母保佑!你说这是哪跟哪呀?我一气之下,亲自带领基干民兵和村里少林会的武术高手,真刀真枪地埋伏在庙堂里,非要弄他个水落石出不可!哎,你猜怎么着?”
说到这儿,村支书喝了口水,把烟头扔在地上,一拍大腿:”还真他妈有!到了三更半夜,鸡不叫狗不咬的时候,庙堂里黑呼呼的伸手不见五指,突然,一个女子脚踩莲花鞋,从阁楼上嘎达嘎达走了下来。那一刻,人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当那女子走下最后一层楼梯时,我大喊一声:抓住她!别让她跑喽!小伙子们勇敢呀,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五六个强光手电筒齐刷刷打开一照,嘿!什么都没有!再四处搜索,仍然空空如也!人们的头发根子一下子炸了起来,我也慌了,把人们叫到跟前说,今晚的事儿谁也不许说出去啊,撤!可纸是包不住火的,没过多久村里人就都知道了。唉!没打着狐狸倒惹了一屁股臊!”
团长问:“那个脚踩莲花鞋的女子,你看见了吗?”村支书说:“没有哇!要是看见不就好了吗!”团长说:“问题就出在这里,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村支书说:“可老人们说,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团长哈哈大笑:“世界是物质的,哪里有什么鬼神呐?你们遇到的情况和我们昨夜的遭遇如出一辙。这样吧,已近年关啦,咱们今晚来个联合行动,一定要弄清事实真相,还百姓一个安宁,让大伙儿好好过个年!”“好,太好啦!我让大队部杀头猪,白天唱大戏,晚上捉妖魔!完事儿大会餐,给大伙儿庆功!”
经团长特意安排,那天连唱了两出戏,一出是《钟馗捉妖》,另一出是《孙悟空大战玉鼠精》人们看的过瘾、带劲、着迷!演员们频频返场……
乡亲们听说剧团要和村里的愣头青们一块儿去庙堂捉鬼,纷纷找到剧团,对团长说:“千万别冲撞了神灵呀,你们是外地人,一走了之,可我们就遭殃了!”团长说:“放心吧,大叔大妈,我们提倡信仰自由,尊重宗教文化,当然也是不会冒犯的神灵的。”一位白胡子老者,捋着长须,眯着眼睛说:“那你们得答应我们一个条件!”“请讲。”“钟馗和孙大圣不能卸妆,就当是我们请来的两位法师!这叫一道一佛联手降魔!”团长忍着笑,看了一眼父亲,父亲把话茬接过来对老者说:“大圣可以,他穿的是短衣裤,软底靴。可那钟馗不行,他穿的是扎靠长袍,厚底靴,行动不方便。”老者执拗地说:“那没事儿,他有法力,坐着就能降妖。”父亲和团长对视了一下,无奈地答应了,乡亲们满意地走了。
团长对村支书说:“按照咱们说的方案行动,人不必多,但要沉住气,听指挥,相信科学,不要乱了方寸!”
“明白!”
“好,准备行动!”
半夜时分,星空瓦蓝,明月高悬,衬托着庙宇前的那棵老桧柏,让人感到那么的宁静和舒适。殊不知庙堂里却埋伏着荷枪实弹的一干人马,尤其还有两位“神仙”助阵,这势力简直是没谁了!大家屏住呼吸,静静地注视着庙堂里的各个角落。四下里静的连掉根针都能听到。团长和村支书目不转睛地盯着神像前的条案和阁楼阶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可始终没有动静。过了半小时,又过了半小时,人们有点耐不住性子了。团长轻轻晃动了一下手指,示意大家千万不要出声。就这样大家一动不动地硬是等到后半夜,估摸着天也快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死一般的寂静,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大家担心今晚恐怕要白来啦。
正当人们感到失望的时候,突然,跨间儿的门“吱杻~”响了一声, 紧接着便是一串“哒哒哒”的声音,那声音在楼梯口转了一圈,径直奔向了供桌,又嘎哒一声跳到了条案上,接着是供品被翻动的声音。想必是那东西在享受供品。村支书心想是该动手的时候了,他看了一眼团长,可团长却没有回应。他只好耐着性子继续观察。
不一会儿,条案下嘎哒一声,仿佛有一团黑影掉了下来。团长判断一定是那东西吃饱后,准备“打道回府”了,果然,一串“哒哒哒”声音朝楼梯口而去。团长立即把手轻轻搭在父亲的肩膀上,父亲知道这是准备出击的信号。
父亲在剧团里武功最好,他的轻功也了得,他饰演的孙悟空身手矫健敏捷,干净利索,飘逸帅气,观众特喜欢!关键是他本人也聪慧机敏,所以,这次庙堂捉鬼,团长让他打头阵!
父亲手握他平时练功用的六棱降龙木,这是一种藤条,结实,有韧性,不容易断。其实,父亲心里早就有数,这个东西肯定是一种黄鼠狼子一类的小动物,趁夜深人静来偷吃供果。所以,他和扮演钟馗的师弟准备好了家伙什儿,只要那东西露面,一准把它拿下!只是那“嘎达嘎达”的脚步声让人琢磨不透,就连见多识广的团长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更别说村支书和老百姓了。人们哪,总是把想不通、琢磨不透的事儿归结为神灵,省事儿呀,不费脑子,这就是迷信,迷迷糊糊的信!……
团长全神贯注地死死盯住楼梯口,只见那团黑影开始慢慢地向楼上移动,同时,传来嘎达嘎达的脚步声,正当那团黑影爬到楼梯中间时,团长一声令下:“抓住它~!”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齐天大圣”一个箭步飞到楼梯上,接着又一个鹞子翻身落到那东西面前,拦住了去路,大声呵道:“孽畜,哪里跑!”那东西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了一跳,掉头就往楼下跑,却被那铁面虬鬓的“钟馗”撞了个正着:“妖怪,拿命来!”那东西连蹦带蹿地逃到楼梯边沿,这时,村支书带众人把楼梯围了个严严实实,十几个强光手电把整个楼梯照的通明。只见一只狸猫般大小的东西,弓着腰,呲着牙,两眼发着绿光,冲着人们发出“嘶嘶”低吼。看来它是准备拼命了,果然,它背向“钟馗”,避开“大圣”,朝着阁楼一跃而起,足足跳起一丈来高。要论捉妖还得是“孙大圣”,但见那“大圣”不慌不忙,将“如意金箍棒”高高举过头顶,纵身一跳,顺势向下猛劈,那“金箍棒”不偏不斜,重重地砸在那东西的迎面骨上,随着一声“吱吱”的惨叫,迅速摔下楼去。站在下风口的“钟馗”手疾眼快,从腰间取出“降妖法宝”,一个麻布口袋,向那东西抛去。那“法宝”如同长着眼睛一样,闪电般地把那东西罩住,当落到地面的那一刹那,众人七手八脚地把那麻布包捆绑起来。
团长和村支书松了口气,几个胆子大的民兵把麻布包拎起来放到条案上,村支书见麻布包一动不动,还渗出了血渍,调侃父亲:“你这泼猴下手也太狠了,可怜个小女子让你一棒子打死了!”团长一脸郑重地吩咐:“大家让让,把气灯调到最亮,打开麻布包,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村支书打趣地对“钟馗”说:“这个布兜兜是你的法宝,还是由你来解开吧。”
当“钟馗”把麻布包打开一看,嗨!原来是一只硕大的仓鼠!人们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团长凑到跟前,看了又看,仍然不解:“老鼠走路非常谨慎,应该是没有声音的,可那嘎哒嘎哒的脚步声怎么解释呢?”团长的话,使得刚刚轻松一点的气氛,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团长是个底细人,做事特认真。他对父亲说:“李老师,你年轻眼神好,好好看看它身上还有什么蹊跷。”
父亲把仓鼠翻过来覆过去地仔细检查着,忽然,他发现仓鼠的尾巴尖上有个乒乓球大小的泥蛋蛋,父亲一下明白了!团长看了也茅塞顿开!一拍脑门儿:“噢~,原来文章在这里!哈哈哈……”
大伙儿围拢过来,团长解释道:“这仓鼠天天享用供品,养的体硕膘肥,时间长了,尾巴尖上便粘满灯油污渍,天长日久又滚上尘土香灰,一来二去地尾巴尖上就形成了这个泥球儿,当仓鼠行走时,泥球儿就会撞击地面楼梯,发出嘎哒嘎哒的的声音,如同女人的脚步声!”人们听了恍然大悟,一片唏嘘。
事情至此,真相大白。团长和村支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明媚的阳光把奶奶庙照耀的古朴灿烂,村民们在庙的门楹上贴上了大红的春联。那位长须老者笑容可掬地拉着团长的手:“天下太平啦,感谢毛主席派来的天兵天将为我们降妖除魔呀!”膝下的小孙孙,连蹦带跳地问爷爷:“过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庙堂里玩捉迷藏了吗?”“当然!当然!”村支书带着民兵们在奶奶庙前的老柏树下架起了一口大铁锅,白菜豆腐宽粉条的杀猪炖菜,散发出热气腾腾的香味儿,让人直流口水!那天正是腊月二十三,热情的村民们簇拥着剧团的全体演职员工,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小年儿…
2024.2.2
【精英主播简介】
刘凤珠,热爱生活,喜爱朗诵,评书,舞蹈,旗袍秀,用声音交友,积极阳光正能量。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刘军
现代诗主编:娇君
古诗词主编:和天悦色 柳阳甫
特刊主编:禾乃 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风华光影诗画】社长兼主编:睿博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