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泰先生和夫人教育诗《独一无二的我》:“我是独一无二的的个体/我是人世间的唯一/我有别人不具备的特质/我有挖掘不尽的潜力/因为与众不同/我才显得如此贵气/因为与众不同/我才创造别人创造不了的奇迹/也许,我不够聪明/也许,我不够美丽/可这有什么关系/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从现在起/我要对自己倍加珍惜/因为我深信/我的生命一定可以温暖他人、温暖大地”。现就此诗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十一)——世间没有无用的物,更没有无用的人:
家里有一只盛开水的瓦罐,用了十多年,母亲一直舍不得扔掉。一次,我倒开水,一不小心,把瓦罐碰倒在地上,瓦罐被撞出了一条长长的裂缝。我想,这下母亲得把瓦罐扔掉了。可母亲并没扔,而是把它好好地搁起来,说,以后也许能派上用场。
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在阳台上养了很多盆花,其中有一盆,长得特别艳丽。我一看花盆,正是那只有裂缝的瓦罐。母亲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瓦罐有了裂缝,不能用来盛水,但用来养花,那裂缝,正可以发挥作用。花盆里的雨水一旦多了,水就会顺着裂缝自动地渗透出来,使花盆不至于积水,花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长出来的花,也就比其他的花姣美了。
瓦罐有了裂缝,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扬长避短,照样可以派上用场。
一次在景德镇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瓷器本是用大纸箱装着的,大纸箱的间隙里塞满了废纸屑。我考虑到大纸箱携带不方便,就扔掉了大纸箱和里面的废纸屑,直接把瓷器放进小巧的手提箱里。
上车时,由于不小心,一个趔趄,手提箱重重地撞在铁栏杆上。打开手提箱一看,那件珍贵的瓷器已经破碎了。这时,我才后悔扔掉了那些看似没用的废纸屑。
世间没有什么真正无用的东西,哪怕是那些废纸屑,只要把它们用到适合的位置上,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人们常说“朽木不可雕”,其实并非尽然,朽木用来生产木耳,再适合不过了。世间没有真正的朽木,所谓朽木,是因为你明知道它是朽木,却偏要用朽木来做雕刻,而不是把朽木用在它适合的位置上。
见到杂草,人们有一种除之而后快的心理。但我认为,人们痛恨的不是草,而是草的“杂”,是草“杂”在别人的生存位置上,影响、干扰和破坏别人的生长。其实,草并不低贱,低贱的是草“杂”在别人的位置上,而变成一棵杂草。杂草原本也是宝,只不过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世上有多少草,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位置,而受到人们的讴歌和赞美。
过去我一直以为,荆棘等带刺的植物,最后等待它们的,是被人铲除和刈割的命运,因为它们身上的刺,常常在刺伤人们的过程中,招致了人们对它们的深恶痛绝。直到一天,我经过一块菜园,见菜园的四周,栽了一圈荆棘,由此构建了一道篱笆。人们用荆棘做篱笆,用的正是荆棘的刺,用刺挡住人和动物随意踏入菜园,从而对菜园起到了保护作用。
一根不被人看好的弯木头,一位木匠师傅却如获至宝,原来,他正在找一根弯木头做牛轭。木头,不是直木头就有用,弯木头就没用,直或弯,只是木头的特点,并非木头的缺点。弯木头用来做挺拔的栋梁,当然是废物,但用来做弯曲的牛轭,却是一块上好的材料。
物尽其用,世间就没有无用的物;人尽其才,世间更没有无用的人。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