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女村的传说
文||刘爱英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乡政府派遣驻贤女村,村干部就给我讲了村名的来历。几十年过去,这个美丽的传说一直烙印在我心里。
相传宋嘉佑年间,有一位姓刘的女子,从小父母就把她许配给邻村的蔡姓人家当媳妇。蔡姓人家,家道殷实,女方父母非常满意,认为自己的女儿将来嫁过去,衣食无忧,自己多少也能沾点光。谁知,世事难料,女孩还没有结婚,蔡姓人家因为一场洪灾,房屋倒塌,农田毁坏,家道中落了。
这还了得!女儿还没有嫁过去,男方家就破产了,今后自己的女儿吃什么?喝什么?结婚彩礼谁出?于是,小女子的父母变卦了,坚持要求退婚!小女子虽然不情愿,无奈婚姻大事只能父母做主。
退婚不久,父母又将小女子许配一位姓吴的人家。没多久,这位姓吴的男子突然生病死了。村民议论纷纷:“早知这样,她的父母就不该退婚!”“这小女子真命苦,十几岁就经历了退婚、克夫!”“嗨,叫人家今后怎么生活啊?”
为了躲避村民的议论,她只得每天拼命地干活来麻醉自己。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小女孩也一天天出落的更加标致。
她时常在河边洗衣服,碧绿的河水静静地从村旁流过,两岸的垂柳倒映在河中,婉如一副美丽的山水画 。风景虽美,但小女子无心欣赏,她经常一会儿洗衣服、一会儿发呆。青春靓丽的脸蛋,掩饰不了内心的忧愁。
几年过去了,蔡姓人家,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家道重新振兴。小女子的父母懊恼不已,又厚着脸皮托媒人去蔡家说合。男方认为女孩子忠厚老实,吃苦耐劳,人又长的漂亮,她本人没有过错。于是,不计前嫌,重新答应了这门婚事。
就是因为父母这样不断更改的做法,让小女子心里过不去这个坎,抛下一句:“先使我弃蔡许吴,今又欲蔡,何视吾身太轻也。” 于是,纵身一跳,投进了水流湍急的深潭自杀了,尸体沉在潭里久久不离去 。村民认为她性子刚烈、坚贞,便将这口潭叫做“贤女潭 ”,将她生活过的村庄叫“贤女村”,村民还修了贤女墓以祭祀。
清代诗人汪革有诗为赞:“贤女标名几度秋,行人抚事至今愁。湘弦楚雨知何处,月冷风悲江自流。女子能留身后名,包羞忍耻漫公卿。可怜呜咽滩头水,浑似曹娥江上声。”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作诗作词,歌颂仙女娘娘的坚贞。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我们都只是过客。穷富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高低,但贫贱能够看清一个人的骨气和灵魂。我为女子的坚贞点赞,又为女子命运多舛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