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父亲节
作者:陈希文
父亲节,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中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
我活了大半生,多年没有听说过个什么父亲节。也从未正式地过过父亲节。近年来,随着开放的扩大,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国家法定的节日和民间约定俗成的节日名目繁多,人们也以各种形式届时度过相应的节日。像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过的母亲节,受到社会和人们的普遍重视。这天,子女们为母亲送上了鲜花、蛋糕等精美的节日礼物,有的还专门举办有特定气氛和仪式感的活动以示庆祝。而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的父亲节,这个"泊来品″的节日,过往多年未被人们关注,只是随着近年各种节日的兴盛,也被渐渐地提上了生活的日程。人们多年以低调的形式过着父亲节。
父亲节被边缘化,相对于母亲节为何存在感较低?面对社会,分析现状,从历史及现实的角度看,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化传统的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的角色往往是严肃和权威的象征。父爱并不像母爱般温柔与细腻。这种文化背景使得父亲节,在情感表达上天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市场定位的偏差。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促使商家节日往往迎合消费群体的需求。母亲节期间,化妆品、服饰丶家居用品等女姓消费品销量显著上升。节日当天,鲜花、蛋糕等营销门庭若市。而父亲节的市场定位相对狭隘,商家也会相应地调整营销策略。这种市场选择也成了父亲节被边缘化的因素之一。
情感表达的差异。父亲通常习惯于默默地承担家庭责任,情感表达往往不那么直接。这种性格特点导致情感表达不及母亲,在社会氛围中显得较为平淡。
庆祝方式缺失。相比母亲节,父亲节缺乏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仪式感,难以形成节日氛围。
社会认知的局限。社会普遍认为父亲的责任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情感关怀更多归于母亲。这种认知使得父亲节的重要性被相对忽视。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父亲节还面临诸多的挑战。但应清醒地看到,过好父亲节的意义不容忽视。父亲节不仅是对父亲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家庭成员间情感交流的宝贵机会,也是传承孝道的优良传统和子女感恩报恩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应重新审视父亲节的价值。通过改变观念,创新庆祝方式,争取社会关注和支持,赋予父亲节更多的温情和关怀,让它成为人们真正期待的节日。
人常说,母爱如水。就是说母爱像水一样温柔丶包容和持久。这种爱是柔和的,温暖的,能够滋润孩子的心田。母爱不像父爱那样严厉和坚定,而是更加温和和包容,能够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人们又说,父爱如山。这就是说,父亲的爱像山一样高大,坚定深沉。这种爱是无私的,持久的,像大山一样稳定和可靠。事实上,父爱更加深沉和内敛。父亲的爱不像母亲的爱那样温柔和细腻。父爱是粗犷但不乏细腻的。它往往体现在父亲的沉默寡言中,体现在父亲的辛勤劳作中,体现在父亲慈爱的眼神中。为人父的父亲们,这些特征在我们的人生中,常常或多或少都有深切的感受。
古稀之年的我,从儿子、丈夫、父亲到了爷爷,我确实成为家族中一位老父亲了。当今年父亲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关注的并非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得到多少人的问侯和祝福,收到多少鲜花丶蛋糕和礼品。而认为最要紧的是怎样当好一位父亲,对得起这个伟大的称谓。父家是一家之長,是家里的顶梁柱。在所有家庭成員中,作为家長的父亲就要以满满的正能量作出表率,耳濡目染,循循善诱,引领大家朝着人生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行。父亲是一座山。山高大无比,厚重伟岸,坚定不移,稳固持久。就要敢于遮风挡雨,掌舵定向,攻坚克难,化险为夷。父亲是一片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应有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有長远的目光,看待一切;有睿智的头脑,运筹一切。父亲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古人云:写人只两笔,做人需一生。这个人是高尚的人,是纯粹的人,是有道德的人,是有作为的人。这个人的成功是需要用终生来修为的。说了这么多,总感到当一个好父亲,言犹未尽。
这里,我想起了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有句名言: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先生曾说: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的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此话讲的真好,讲的精到透辟,诠释了父爱的内涵。今天,当我们为人父过父亲节的时侯,我们不仅需要鲜花和祝福,更需要父亲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简介:
陈希文,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三年。曾先后任过乾县团县委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永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多年的职场生涯养成了酷爱学习,勤于思老,务实敬业,笔耕不辍的好习惯。曾出版文论专集《情怀》和纪实文学《驿路心雨》。《品茗幽香》《人到中年》《青出于蓝》是作者花甲年后的散文诗歌专集,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弘扬了主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对后代人的学习、成长、进歩、做人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