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携手庆新婚
终南山下育文才,
仙郎今招倩女来。
桃花夭夭开宜折,
恰似刘阮上天台。
刘建才老师要给儿子办喜事了。他特意打电话告知了我,以便同乐。
回不去当面道贺,我决定写一首诗,请虎章兄书写装裱后,作为一件特殊的礼物送给小夫妻,以表心意。
写什么内容呢? 初步想法是把两个孩子的名字嵌在诗内,但又不能直接出现,否则太显浅白而失去意趣。
问了一下刘老师,得知二人分别是刘尧和赵文倩。
这个尧字,一为古圣君之名,一为高之意,很难直接应用。
我决定用谐音,于是不由自主想起了《诗经》中"桃之夭夭,宜室宜家"之句,"夭""尧"二字本地发音相同,似可采用。
由桃花又想到了刘晨阮肇二人上天台会仙之事。《西厢记》记张生和莺莺相会之时亦有"暖香软玉抱在怀,刘阮上天台"之句,因此"上天台"不仅指结成神仙眷侣,而且有"洞房花烛夜"的意境,正合新婚情景。祝贺新婚的诗么,也不能写得太正经,有些调笑诙谐意味,使人看了能够会心一笑才好。且后人写此类诗,通常称刘晨为刘郎,刘尧不正是刘郎么?
这样,后两句基本有了雏形,且以"台"为韵脚。
新娘的名字怎么安排呢?
一想到"文"字,心中不觉冒出了一句:终南山下育文才。这句话包含刘老师和刘尧两代人在内,且"才"又同刘老师名字相连。因此这句话既可指皇甫川出人才,又隐含刘老师将儿子培养成才,正好。
那么,"倩"字怎么安排,一时半时想不出主意。转念一想,车到山前必有路,缓缓再说吧。
第二天,无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这件事。猛地想起,不是有个"倩女离魂"的歌曲么,古诗也多次出现过。那么就查一查这个"倩娘"的有关说法吧。别说,这一查还真解决了问题。
经查,倩女古指美丽少女。且明代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曾引杜约夫 《拟李商隐》诗:“ 楚曲风烟愁倩女, 武陵花月梦仙郎。”因为陶渊明《桃花源记》记武陵之事,所以武陵花指桃花。这两句大致是女子怀春之意。看后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不由得了一句:仙郎今招倩女来,可用于"终南山下育文才”之后,亦可表达"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之意。且一二句也将"文倩"二字分嵌在内了。
前两句既得,第三句也就呼之欲出了,既然"桃之夭夭,宜室宜家",那和唐诗"有花堪折直须折"之句,合在一起,就是"桃花夭夭开宜折",倩女当然要娶回家,二人情投意合,成就好事,成为快活神仙,那不就是第四句所说的"恰似刘阮上天台"了。
诗写成了,心里很高兴。发给虎章兄,让他写去。
虎章兄别开蹊径,并未采取通常的行书写法,而是融篆体、汉隶和章草于一炉,又未过分用涨墨和枯笔,大字散淡古朴,不入俗流。中间用朱文小字解释,恰如画龙奌睛,于散淡之中,尽得神气。加上淡黄蜡染绢纸底色,古朴且雅,又有喜庆之气。整个布局别开生面,尽得我心,令人眼目一新,不由拍案称奇!
刘老师为皇甫文人领军,今逢喜事,我的诗,虎章兄的书法,兄弟同心以贺之,合三为一,尽得风流,必为皇甫之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