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骆驼峰
文/王亚贤
秦岭最美是商洛,此话一点不假,奇山异水不知有多少处,今天朋友们一起不畏路途遥远,怀着对骆驼峰的向往以及对骆驼精神的崇敬,一起徒步商州城以北20多公里山路,去亲临神往已久的胜景。
此前,曾在朋友相册里看到其气势雄伟的姿容,除骆驼峰以外,周围的山石也是造型各异,有的像鳄鱼张着大嘴,有的像狮子怒目相视,有的像家犬,还有的像猴子,有的像飞燕,更有像一面铜镜的......总之,只要你欣赏,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来体会大自然赐予你的惊喜,看着那山山相连,层峦叠嶂,气势恢宏的壮丽景色,不由得想张开双臂,一步就登上骆驼峰峰顶。
据说,你若能亲自摸摸驼峰体身,你就会滋生无穷的力量,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此骆驼峰由于山势险峻,形象逼真,也许已修行成仙,就像那美丽的传说中的歌词一样,能给勇敢者以智慧,能给勤奋者以收获, 能给儒弱者以坚强,能给善良者以快乐。只要你不畏艰辛,不畏山高路远,零距离触摸到它,骆驼的精神就会传递到你的血液,使你时刻有积极的,坚韧执着的状态,有快乐的心态,去面对艰难险阻,去面对一切困境......
与驴友约好八点半出发,十几人只知道大概方向,沿着大方向摸索着从城区东刘源往村往北走,穿过村庄,走过好大一片田地,绕过高速路就上了坡,这一面坡,不但很长,而且岔路口很多,前面探路的不免有无路可走的情形,几次又返回重新找路,即使沟沟坎坎,曲曲折折,披荆斩棘,依然有很高的兴致,因为这不是能开车一脚油门就能见到的地方,不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怎能看到魅力又神秘的山峰?
翻了几道道坡,走过了几道道沟,总算是坡走完了,人已是大汗淋漓了,脱掉了外衣,休整好行装,准备上山了。晴好的天气,愉快的心情,与大伙说着笑着,欣赏着村落的绿竹,品谈着高山上的清泉,体会着户外愉悦的过程,与美丽的传说一步步的临近了。
毕竟久居城市,锻炼欠少,有人感到吃力了,特别是我,想要掉队了, 此时真有点吃力,其他人看着跟我也差不多,但谁也不想拖队伍后腿,关键时候不能涣散军心。既然是去看骆驼峰,就要体现骆驼的精神,古人云“行百步者半九十”,是对步行的一种指点与劝勉,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九十里”之后的“十里”,关键就在于这“非有志者不能至”上。 想到此处,那就继续稳步向前,拿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雄心,不管行囊多沉重 ,不能停滞,脚踏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其实人生的路更是如此,生活中需要的正是骆驼的精神,坚韧不拔,绝不轻言放弃。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毅力,都是练就出来的,没有一个人天生就具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耐心雕琢自己的人,才能练就成功的本领,所以,有什么理由拖队伍的后腿呢?
回头展望所走过的山路,惊奇的发现山路十八弯,影影绰绰的山脊都留下了我们快乐的足迹,都留下了我们爽朗的笑声,骆驼峰的影子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我,想偷懒都不能够。
走着拍着,山路崎岖险峻,穿过茂密的松林,迈过一个山峰,忽见一个平台,豁然开朗,远山近景尽收眼底,高处不胜寒,一阵凉风吹来,顿觉清爽极了,高山的巨石雄伟,高山的连绵厚重,高山的草木俊美,山石造型的灵秀,大山奇异之美,真是城市无法比拟的。
有的朋友放声高呼,有的朋友唱起了民谣,亲临自然的感叹,释放过郁闷的笑容,以及朋友们张开的双臂,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毋容置疑,太爽了!我们把此处称为高级餐厅,大家都放下了旅行包,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食物干粮进行共享。有的还带了煮方便面的小煮锅,深山里很少有庄稼,但这一块平地上好像曾经被整理成田地,土质还不错,周围有一些嫩绿的野菜,大家兴奋的洗好野菜,煮进方便面汤锅里,火腿肠,煮好的鹌鹑蛋,鸡蛋,下到小锅里,煮了一锅又一锅,太开心了。大家带的食品多种多样,有的拿着在家里做好的寿司,有的拿的自制核桃糖薄饼,音乐响起,吃着、唱着、有的爱跳舞的还扭起来了,畅谈感想,放松疲惫是身心,集体合影,给高山平添灵气。
吃毕稍息,旅行包轻了好多,继续感受大地的脉动,挥洒汗水,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走了约莫四五分钟, 忽然一抬头:前面最高处似乎看见一个骆驼头,高大的身躯还隐藏在茂密的松林处,但脊背上的骆驼双峰已高出松树之上,优雅中又显威风,大家兴奋的惊呼:梦里寻你千百度,蓦然回首你却躲在松树背后。 我们的心立马有了松弛感,惋惜着刚才不知还有多远,竟然在骆驼峰背后野餐,早知道已行至骆驼脚下,那看着、吃着、品评着、欣赏着,肯定是另一翻滋味。
骆驼峰羞答答的被绿色的松林围住了半个身子,正在微微抬头看着这些游客,大家欢呼着,争先恐后地登上了峰顶, 顿时骆驼的背部严重超载,骆驼双峰上立即变成了花儿与少年的乐园,驴友们鲜艳的外衣,给骆驼峰披上了多彩的外衣,骆驼峰变成了花果山,驴友变成了猢狲。
骆驼背上长满了暗黄的苔藓,毛茸茸的衰草和乳白色与褐色两种拼色柔和搭配,山石斑斑点点,生动鲜活,它不是长的像骆驼,而是你不摸着它坚毅的身躯,你看见的就是一个巨型的活骆驼!
如此的形象逼真,如此的栩栩如生,让人怀疑真是山石呢还是骆驼的化身,我还特意摸了又摸,假若是女娃补天遗漏的一块神奇的石头,一定有一段神秘诡谲的传说或谕告,触摸到了灵魂,也许会当即复活,载着我们这些崇拜骆驼精神的人,去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里,去理解古代“丝绸之路”是以骆驼作为穿行沙漠的交通工具,才实现了经济的繁荣昌盛。难怪能吸引远来游客的光临,看来美好的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艰辛的旅途跋涉,没有顽强的意志,是感知不到其中的妙处。
归途不言累,登峰有启迪,体验了坚韧、毅力、任重道远的精神。人生路还长,面对困难和挑战所需的精神品质,就是骆驼精神的诠释。坚信沙漠的前面有绿洲,鼓足干劲,像骆驼一样坚毅不屈,吃苦耐劳,默默奉献,背负着责任和梦想一路向前...... 作者简介:王亚贤,陕西商洛人,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在线》、《现代作家文学》、《作家地带》、《燕赵文学》、《松风阁语》、《嘉年华》等,作品散见文学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