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者智也
——读宁治春先生《白日梦》《椿稥居书传》

念东先生在毕际竑《痴说》言:“夫仁义礼信勇,非智不行固矣。然而笃于仁智而守死善道,济世淑人而或忘其身者,则聪明智巧自命为英雄者之所不屑为不能为,而必以痴为归也无疑矣。故古今之铮铮人表,以忠孝节义见著,必其不达时变,而又不安于不达时变无悔者也。-----是知‘痴’者福之机,慧之橐籥。痴于忠者,圣主之所欲得以为臣;痴于孝者,贤父之所欲得以为子;痴于道德者,大圣人之所欲得以为弟子者也。”高珩对“痴”与“知”做了辩证论述。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老先生对“痴”说内容也很多,如《石清虚》中的“石痴”邢云飞,爱石如命,“至欲以身殉石,亦痴甚矣”。《书痴》中郎玉柱爱书成癖,“实信书中真有金粟。昼夜研读,无问寒暑。年二十馀,不求婚配,冀卷中丽人自至。见宾亲不知温凉,三数语后,则诵声大作,客逡巡自去。每文宗临试,辄首拔之,而苦不得售。”《阿宝》中“孙痴”,为了爱情,生而死,死而生,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最后赢得了妻子无限爱情。《棋鬼》中的书生“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这个书生因痴于下棋,气死了自己父亲,可见痴迷到了极点,“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真是可悲得很。从古到今,大千世界“痴”者多也,有花痴、书痴、琴痴、鸽痴、菊痴、酒痴等痴貌、痴言和痴行,无处不有“痴”的影子。
何为痴,《说文解字》中释为“不慧也”,痴的本义即为不聪慧,痴傻。痴中自有天地,痴中别有境界。蒲松龄痴迷“鬼狐”,著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聊斋志异》,花痴、棋痴、石痴、画痴、性痴、酒痴等无痴不在。毕际竑痴迷家族之训,撰有《痴说》,痴是一心一意的,痴是义无反顾的,痴是至死不渝的,痴是人生的动力,它让你在追求中找方向,在努力中找价值。林语堂先生曾言: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人生只有痴,才是你真诚投入,才是你为痴迷而努力。正如《聊斋志异》中异史氏言:“痴者,则其志凝。故书痴,文必恭;艺痴,技必良。世上一事无成者,皆自以为不痴者也”。“痴”字是聊斋先生一生最好的诠释。

前几天好友孙方之先生寄来了两本书,刚接到邮件时,以为是先生之作,打开邮件,见《白日梦》《椿稥居书传》两篇撰著,作者为宁治春,《白日梦》有孙新文先生配图。拜读佳作知,先生在五十六个《白日梦》中开篇言“我是个痴人,从小萌发的文学梦至今不肯歇息,我仍在期盼着、梦想着而且在努力着。”开门见山,导出了自己的文学梦。先生大半生为梦而奋斗,为梦而生活,为追求梦想,顶住被敲打得尴尬,顶住社会的讽刺讥笑,始终心不动摇,为梦想而努力,他“坚定认为,总有一天,我的某一篇作品,或小说或散文或诗歌或某部书,在中国文坛轰然爆炸响”。这就是先生痴迷文学的创作精神。

先生自称“痴人”,他痴于读书、痴于买书、痴于藏书、痴于撰书。先生嗜好读书,按先生话说“每找到一本书,如同饿汉子捡到馒头,恨不得一口吞下肚子里,基本上没有一本书过夜。”甚至一天一夜创下了读完一本40万字的记录,不说是嗜书如命的话,这也算的上是一个“书痴”。买书,先生见书就买,有钱就买,啥钱也能买书。他能从单位借钱预支工资买书,宁愿没有饭钱,肚子挨饿,也舍得用仅有的5元钱买书,甚至用岳母给20元给孩子买奶粉的钱也买书,这能称得上是个“称职的父亲”吗?说他是“买书痴”一点也不过分。书买多了自然要收藏,爱读书的人都有藏书的习惯,收藏起来最起码是用着方便。而先生藏得书比较庞杂,文学类书籍、散文、小说、诗歌、中国的、外国的都有,五个书橱和两个九层书橱都满满的,他以书为伴,读书给他解决了好多烦恼,可以说读书藏书成了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平生所嗜惟专于书,按先生话说,只要在书房里欣赏一下书架上那一个个神明,或者只是静静地、静静地待上那么一会儿,就会觉得这些书没有白买,真的没有白买。先生称得上是一位地地道道“藏书痴”、藏书家,可以理解他“丈夫拥有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那种满足感、幸福感。写书创作是先生一生的梦想,从1976年开始至今,先生笔耕不辍,开始先写诗歌,后从事编辑生涯,自由撰稿人,撰写纪实文学,再后来创作的“四本所谓”,即《所谓纪实》《所谓散文》《所谓小说》《所谓诗歌》,四本所谓面世,激起了不小的浪花,获得了奖项,见到了实惠。除此以外,先生还参与文史类撰著,如《临池乡志》《陈仲子研究资料集》《邹平历史人物》《董氏族谱》等,先生撰写了上百万著作,曾获得了全国首届书香之家、全国最美家庭殊荣,可以说先生得名气也大了起来。

读宁先生大作,知先生大半生从创作、到买书、从买书到藏书、接受各方人士赠书、自己一本本得书出版,一路走来有苦有甜,有痛有荣,有哀有喜,有祸有缘,先生曾迷茫过挣扎过、无奈过郁闷过、温暖过感动过。先生是个执着的人,先生是个坚强的人,先生是个耿直的人,先生是个有毅力的人,先生也是个奇人,是一个追梦的人。祝愿先生文学梦、藏书梦、书法梦、财富梦,五十六个梦,梦梦都成真,期盼再拜读先生大作。先生的痴是可贵的,是纯粹的,是专一的,为痴而努力,是先生一生的奋斗目标。
2024年6月16日般阳小子
写于怡园知退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