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感怀(六首)
王维佳
其一
初为人父正从戎,天各一方思念中。
襁褓亲情难找补,蹒跚学步怎重逢。
羞于见面还寻父,愧在忘儿尽奉公。
最是年年赠礼物,一声祝福暖融融。
其二
父亲节至思严君,笑貌音容梦里闻。
烽火连天常跑反,饥荒累岁苦耕耘。
走南闯北谋生路,辞职筹钱救母勋。
无奈病魔狂作祟,阴阳两隔永相分。
其三
一副肩膀厚且宽,一根脊柱直而端。
肩扛前辈和昆后,脊挺尊严与险难。
家事卑微头顶处,国之大者父亲观。
风霜刻出沧桑脸,脚印书成锦绣繁。
其四
泊来洋节九州逢,只为如山大爱
丰。
守土戍边多壮士,顶天立地众英雄。
炎黄血脉基因续,家国情怀义气充。
有召必回能战斗,纵为人父任西东。
其五
每年六月第三周,父爱如山天下酬。
束束鲜花赠礼物,声声祝福胜歌讴。
初衷出自硝烟起,主意源于责任尤。
大象无形情默默,原来铁汉亦慈柔。
其六
曾经八八感金瓯,笔画谐音父节筹。
汉字神奇仓颉造,世间危险老爷搂。
累年抗战生和死,一辈兴家力与谋。
历史纷争何了结?但期两岸共春秋。
注:父亲节起源于1910年的美国,即每年6月份第二个星期日为父亲节。我国的父亲节要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经民间发起,国民政府议定每年的8月8日为父亲节,又称“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发音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像一个 “父”字,同时还承载着八年抗战的意涵。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并未加以承袭,而台湾地区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