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母亲节和儿童节
是 泉
父亲节、母亲节
我常想起儿童节
可是到了儿童节
我又常想起父亲、母亲
父亲、母亲是儿童的时候
世界上没有儿童节
开始过父亲节、母親节的时候
世界上没有了父亲、母亲
父亲、母亲是儿童的时候
他们最怕喊拿摩温
我成为父亲的时候
最怕父母喊我的乳名
现在,父亲节、母亲节来了
我多想,我只想
听父母喊一声我的乳名
可是,永远没有了他们的声音……
明天,过了父亲节、母亲节
思念只能继续潜行
你听,那永远声嘶力竭却又寂静无声的风,
你看,那其实泪洒飘絮却见晴空万里的云……
小注
拿摩温:Number One的译音,本义是“第一”。引申义:1949年前,上海话“工头”的意思。源于旧上海英国纱厂车间里的工头,一般编号都是第一:NO.1。
父亲母亲13岁从安徽到上海,在上海最早的外资纱厂——英商怡和纱厂等,从童工开始,凡数十年,辛劳终身。
2024.6.16,父亲节,沪上风语楼。
《父亲节、母亲节和儿童节》这首诗,由是泉创作,深情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历程中角色转变的感慨。诗中巧妙地将父亲节、母亲节与儿童节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时间与情感上的循环,展现了家庭成员间永恒的爱与连接。
诗人首先提到在父亲节和母亲节时会想起儿童节,而在儿童节时又会想起自己的父母,这种情感的交错反映出了家庭中代际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他提到了父母童年时代没有儿童节这一事实,以及当父亲节和母亲节成为现实时,父母已不在人世,这种对比让人深切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诗中还提到了“拿摩温”这个词汇,这是对父母早年在上海作为童工辛苦劳作的历史背景的回忆,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而当诗人成为父亲后,最怕听到的却是父母喊他的乳名,这种情感的反转体现了身份变化带来的复杂感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已故父母的深切思念,以及无法再听到他们呼唤自己乳名的遗憾。诗中用“声嘶力竭却又寂静无声的风”和“泪洒飘絮却见晴空万里的云”这样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内心深处的哀思与无尽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的联想,串联起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展现了家庭、亲情与岁月的深刻主题,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