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小木屋,装满了小霞对故乡、对童年、对老师的无限的眷恋。来到小木屋的人,都是我的亲人,敬请分享小霞的情感故事,让森林里的小木屋带给您一段美好的回忆!今天为您播放的是《我的老师》系列6,敬请收听! 六、我的第一位数学老师
我的第一位数学老师,是一位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可是,他只教我们一年多,就不教了。因为学生太气人,他实在是气得受不了,就到林场做了仓库保管员。
他姓王,叫王玉璞。教学特认真,对每个学生都一样。可是,学生们不买他的账。因为,小学时的基础没打好,不像别的课,没有基础,只要好好听就行,初中的数学是与小学的数学有着很紧密的联系的。我们第一次数学闭卷考试,只有我一个人得了100分,第二名,是我们班的班长,得了28分。其余的全交白卷。老师当时气得说不出话
来。
可是,学生们并不以为这有多么不好,反正长大了也是上生产队干活,学不学也没用。大家都抱着这种想法,怎么能学好呢?王老师真是苦口婆心,好话说了一大车,同学们该不学还是不学,他气得嗓子发炎。同学们还照样淘气,在墙上打个洞,从这个教室钻到另一个教室,玩起地道战。上课时,王老师只好请来七年级(初中二年级)的郑老师来给上课,他站在后面看着学生,不让他们从后面的墙洞子钻到别的班级去。郑老师给我们上了两天课后,彻底放弃了我们。他劝我到他们班去,反正七年级和六年级学得内容差不多。王老师气得一病一个多月,最后,选择了辞职。到林场当了一名仓库保管员。
从此,我们的数学老师就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没办法,我的数学课大多情况下是自己学。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去王老师家。王老师就是王老师,虽然他已经离开了学校,但是,他的教科书还在,他还一如既往地教我。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就会背着书包到王老师家去。
我们那时的数学课,不像现在这样规范化,什么几何,代数,全混在一起。学点勾股定理,学点因式分解。什么测量啊,计算啊。是黑龙江省的教材。以农村生产为主,为农村生产服务。学起来很费劲,不连贯是最大的弊病。
后来,我去了山下读书,在一中学的教材和我在子弟学校学的教材根本不一样,人家数学是代数和几何分开的。从那时起,我很少再去王老师家里。
一次,在回家的小火车上遇见了他。他正从车的另一头往这边走,我看见了,大声喊他:"王老师!快过来,坐在我这儿。"因为车上人多,已经坐满了。他走了过来,其实是挤了过来,人太多了。我让他坐在我的位置上,我就坐在茶桌上。他生气地对我说,他刚才是从前面的车箱过来的,在那个车箱里他看见了一个他原来教过的学生,那个学生身边有一个空位子,他就坐下了。没想到那个学生对他说:这有人。他说他这辈子再也不想当老师,简直是教了一帮白眼狼。我笑了:"我也是白眼狼呗?"我做个鬼脸想让老师高兴,我不想让我的老师再生气。
2005年春节,我从婆婆家回牡丹江的车上,我看见一个人在那一个劲儿地向我这边看,我就想,这个人是谁啊?可是,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出很久很久以前熟悉的目光。我怯怯地问:"是王老师吗?"他笑了:"我已经看你半天了。"我小声骂自己:"白眼狼!"然后,我就笑,我们离得很远,也就说了没几句话。车上人太多了,下车时就没有找到他。
多年后,听说王老师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只好在心里为老师祈祷,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今天,就为大家播放到这里,恳请各位亲人们继续支持鼓励,继续在森林里的小木屋里,收听小霞的情感故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