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难忘校园情》
——此文献给八五届工运班同学
作者:邴玉君
朗诵:天高云淡
伴奏:姚广杰
中年求学聚省城,学海无涯荡舟行。两年时光流转去,难忘同学一生情。
人生有许多心中难忘的记忆,那刻骨铭心苦读两寒窗的一桩桩往事总让人去回忆,去品味、去说给儿孙听。
有时,当一轮朗月高挂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那银辉似的一束光从阳台的窗洒进来,我品一杯醇香的清茶,慢慢的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有时候,和朋友小聚品一壶浊酒,有兴致的向朋友娓娓诉说两年学习时光结下的同学情。当每一个同学当年的身影,笑容和刻苦努力的样子出现在脑海里,是那样的让人倍感可亲可爱。
有时想起和同学毕业各奔东西挥泪分手的那一刻,我记起曾写了一首诗共勉:“我欲乘风归故乡,大有作为写新章。他年若得凌云志,勿忘当年读书郎。”
一九八五年的美丽盛夏,我们六百多名考生从龙江四面八方齐聚省城哈尔滨,经过六比一的中年赶考笔会,一百名学子金榜题名,考入被同学称为龙江“黄埔军校”的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主攻党政干部专修。
百名书生怀着求知的渴望,相逢在美丽的省城哈尔滨。开始了我们两年苦读寒窗的大学生活。驾长车在书山上前行,在无涯学海里荡舟。这里成为我们人生转折的加油站,这里是我们将来回到单位大有作为的神圣书香殿堂。
两年的学习时光中,我们经历了许多许多。我们每个人都来了一次人生中的重新梳理和重新定位。两年的学习生活,我们知识儲备很多很多。
日出而习,日落而归的校园生活,已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定格的永恒记忆,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精彩故事,成为心中抹不掉的一小段“乡愁”。
时间像阵风,转眼已无踪。一晃呀毕业三十八年了!真是“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有时总在想起那段流转的时光,有时总想起我的同学,有时总想起我们学习深造的学府。
今天,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碎片,我拿起手中的这支拙笔挥毫泼墨,写一篇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文章,献给我们深造读书的中共省委党校和黑龙江省工会干部学校,献给立德树人才华横溢,传授给我们知识的老师,献给在一起两年苦读的百名同窗。一字一句一段回忆昨天,一字一句一段献给今天和未来的美好回忆。
两年的读书时光里,班主任张淑琴老师和每个学科的老师,在百名同学心中都留下深刻的认象。张淑琴老师是性情中人,她十分关心我们远离故乡亲人的成人学子,她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张老师的爱人崔老师,平时就像一个收发室的看门人,但是他一站在三尺讲台上,一甩长发教授学者范就出来了,讲起课来妙语连珠,滔滔不绝。教管处的孙传信老师,那记忆力真是过目不忘,只一个礼拜时间,就记住了一百名同学的名字和工作单位。
主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省委党校教育长,教授杨育光的课同学们最喜欢听,他总能揭密党史中不为人知的人和事件。他引经据典,绘声绘色的授课,将一部完整的党史装入百名同学的心中。极大的激发出百名同学对党、对国家那份深情的爱恋。
讲哲学的崔志远教授,有时会穿插黑格尔的哲学,引起我们学哲学的兴趣。曲伟杰教授讲伦理学,总能用一些鲜明的事例来讲。总之,党校的教授和老师,把知识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让我们的人生在党校大学堂里加强知识儲备,为回到工作岗位,让我们的理想放飞。
我们八五届的同学,真是百人百性格,百人百风采。班长何启良,很勤奋,无论是大城市和小山沟里来的同学做到一视同仁,特乐意为班里的事操心。
毕业联欢会上的圣诞老人王振乐,性格老好了,总是面带微笑,一天也没有愁事。“黑又亮”马静明,那一身国际指挥家的范,总是让你有听音乐盛典演唱会的感觉。农垦总局医院的王黎明,学习顶尖。他有一副热心肠,帮助很多同学去他们医院检查就诊。
小才子李严霜,好学上进,每天晚上都和我一样泡在学校图书馆里。因为成绩优秀,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到朗乡林业局后任党委宣传部长和政法委书记,后来又调任伊春市文学联合会和社会科学联和会分别为副主席。
杨俊喜和魏长生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总是闷头学习,那个时候杨俊喜每年放寒暑假都帮同学买卧铺票,那就是个几十人的团购呀。学习委员于春洲,外号于大快板,能说好动,学习顶尖。我记得分别时送了我一本书,是尼克松写的回忆录《领袖们》,读后受益匪浅。百名同学里有一个歌唱家孙秀芳,晚会上一曲《长江之歌》的天籁之音在大厅飘来,入耳入心,真是一种音乐盛典美感的享受,至今那种感觉仍会油然而生。
汲龙斗、马振功敢说敢当,他们将一身正气融入班级的学习生活之中。“她老婶”沈秀芝,大姐真有大姐样,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上关照学弟学妹,让人感到一缕春风扑面而来,真好呀。
有一个来自大草原的贾日跃,老有才了,字堪称书法字帖,学习特别认真。毕业时我和他一起主持联欢会,一上台就神秘风趣的说,我隆重给大家介绍一位第十学习组资深主持人,他就是窝窝头踹一脚不是个好饼的阿邴,话音刚落台下笑的人仰马翻,哈哈!罗静伟,青年才俊,总让我给他熨西装,像要去相亲似的老好美啦!百名同学里有一个来自佳木斯的大美女,有一种高贵的气质,人美心善学习拔尖,受到老师和同学赞誉。我记得开学后的第一个“七一”的晚上九点多钟,刘云庆拿一瓶好酒来到我和李士臣的寝室,说要一起庆祝党的生日,我到班主任张老师家的厨房“偷”来一些吃的,我们越喝越高兴,最后一起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下惹祸了,其它寝室的同学向我们抗议了,因为影响他们睡觉了,我一看表哎呀都12点了,哈哈!哈哈!
有一个同学王志刚,大家都叫他皇帝,为啥那?他和溥仪长的太像了。王志刚是摄影大师太专业了,经常给同学拍有创意的许多照片。八月仲秋节,他不辞辛苦去市郊农场给同学团购葡萄,那葡萄老甜了。
柳惠民,班里的男高音歌唱家,声音浑厚。那无伴奏的《鼓浪屿之歌》唱的让人听了如痴如醉。姚广杰我的伊春老乡,善于思考,写文章总有独道见解。特别是有超前的经商意识,毕业后步入商海如鱼得水。现在是一名著名的业余萨克斯演奏家。这篇文章的背景音乐就是他演奏的,真让人羡慕呀!
庆安县有个“土地爷”,国土资源局小个子局长王树全,这个人可不得了,那文笔老励害了,当年特喜欢读他的每一篇大作,每每读来都似清风扑面,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同学中有两个皇帝,还有一个齐齐哈尔的吴家庆,大家都叫他嘉庆皇帝,长的也很像。人可老忠厚了,哪像个“九五至尊”皇帝呀?哈哈!
我们百名同学都特优秀,都有才有情有意。像省地矿局敢吃蛇胆的鲍壮伦(抱着轮)、鸡西的赵君和张升树、牡丹江的刘清岩和杨玉玲(同学叫她杨贵妃)、哈烟草的老玩童王兴坡、还有那个赵建辉和小李杰、“每周一歌”的张满平、小谷吉森和小李玉宏、张云吉、马兴民、林海春、王国富、大画家刘亿农、史鸿雁、钟珍、宋成敏、邢书砚、迟诚、肖静、宁淑清、老边和老雷、一面坡的钟珍、威海的黄毛王丽波、还有老邓和老边……你们现在都好吗?
毕业的联欢会让每个同学都终生难忘,这台晚会是学校建校以来空前绝后的,是我们自己写词、自己谱曲、自己编导、自己配器、自己伴奏、自己表演、自己主持、自己拍照、自己录像的一场“九自晚会”。
后来听说,历届毕业生晚会都没有超越这台晚会。班主任张老师多次自豪的说,这是一台微型小春节联欢会。两年的读书时光人和事太多了,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也说不全。有许多说漏掉的地方,只有请亲爱的同学多多见谅了。
三十八年岁月时光路上,留下的只有那美好回忆。全班资历最深和年龄最大的李延信大哥、班党支部副书记,说话有口音的“他老叔”王宝兴、才华横溢,有个性有见解的书生王建民、曾任绥棱林区检察院检察长史铁柱、大家闺秀段嫦娥、乐于关心同学的生活委员丛淑琴、身高体壮的两个大汉刘庭旺和曲万林、懂乐理,会作曲善配器的音乐天才闫国忠、经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性格豪爽的曹保森、一表人才的翩翩公子安金玉、克山农场的老秀才刘春爱、还有王君安、周秀岭、陈圣铭、任运中都驾鹤西去了。
人生就是这样,总有他乡相逢的喜悦,也有不幸消息传来痛苦的别离。青山依在人已逝,流水无弦寄缅怀。这就是人生无常和不可抗拒吧?
同学呀,无论时光流转还是沧海桑田,百名书生的真情永在,对老师的敬畏之心和感激之情永远在。
一首蹩脚的小诗献给老师和同学:《浪淘沙.难忘》聚百名书生,求知省城,两年时光情意浓。争分夺秒当书虫,化雨春风。
爱拼才会赢,那人那景,当年奋斗功告成。人生往事常回首,桑田有梦。
此文写给享天伦之乐,幸福生活的老同学,缅怀告慰已故的老同学。一支拙笔挥洒浓浓的墨香尽抒一腔情怀。我们生活在温馨和谐幸福的国度里,当各自珍重,期盼在有生之年,毕业四十年举杯再相聚。
注:(此拙文中的照片由皇帝王志刚提供,伴奏乐曲由萨克斯演奏家姚广杰亲情演奏,拙文发表前,皇帝、大春、老贾、广杰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此文更加完美。“臣”阿邴在这里致谢“皇帝”,致谢“同朝为官”的同学,在这里一并致谢!致谢!哈哈哈!阿邴于家中)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