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交友
文/张 勇
前几天,就择友以求益这老话儿,写了篇《浅说交友》的小文。承蒙《世界文学》平台厚爱,及时推荐交流。后想想,觉得有些话又没说完,不吐出来没意思。没忍住,再写几句。
常言道:朋友,有“益友”、“损友”之别;择友,有“同心”、“同道”、“同志”标准”。交友,更有“友也者,友其德也”的规矩。
商海做生意,不过循个价值交换,求个和气生财,图个各取所需,经济学上无非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对出卖朋友的事儿,不夸张地说,在国人源远流长的文化里却是见多不怪,说其是“国粹”亦不为过。
年轻时,入世浅经历少见识寡,对出卖朋友的人和事,顶多地是愤愤不平,嚷嚷上几句:这世道坏了,人心隔肚皮,知面不知心,不经事,不靠谱,不可交,太有点人心不古。
可后来,桌案的书渐渐多了,经历的事日益杂了,慢慢地也积累起处事做人的一点经验,讶叹这是“勘破世情惊破胆,实是世事寒透心”。
据《史记》中载,前汉的张耳、陈馀是有名的一对儿。二人初为“刎颈之交”,是割头换命的兄弟,后来铁哥们儿关系发生裂痕罅隙,交恶反目互为仇敌,遂成生死冤家。
还有清朝的李光地、陈梦雷一对儿,朋友文友同年同乡,蜜里调油的交情。三藩乱起时,陈投耿精忠,与李约定内应外合共图大事。不料天不承平,李后来做了大官,变脸不认帐:“没有那回事儿。”一个指彼投敌,一个说此卖友,亏得康煕爷惜才爱才,陈才没掉脑袋。
“友谊的小船容易翻”。出卖朋友岂止是古时,现今也常是让人唏嘘。像上世纪哪个逛热的年代,今天是好端端的同事朋友战友亲朋邻居交情,莫名其妙一觉醒来就叫人给卖了。在过来人的记忆以及看到的相关资料里,活生生的例子可真不少。
说过去,不免是审视现在;想别人,自然要考量自己。人要生存,必然要融入社会与人交往。虽说多个朋友多一条路,但能做到同路、同心的并不多。真正的朋友,少而精,而非众多。在名利场上混,许多的事虽有无耐,但无论花样如何翻版怎么变化,祸根还是“钱”、“权”、“名”、“利”这些玩意儿。
前些日子,孩子周末回来,难得一家人去餐馆吃顿饭,在紧挨的饭桌上几位食客趁着酒兴在聊谁谁卖友真他妈不仗义的事儿。尽管这是凑巧听来别人扯事,却让人生出“贫贱宜交友,富贵易见心”的感叹!一个人经得贫贱考验不算了不起的事,若能经得鲜花掌声、叫好鼓噪、金钱钞票、乘危不石、名利考验的洗礼,那才真叫难。
“朋友”这二字,还真难揣摩,有时也叫人闻风丧胆呢!
【作者简介】张勇,笔名訥言,1964年生,热爱生活,喜欢悦读写作,陕西商州人,大学文化。1982年以来已有60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在《陕西日报》等省内外数十家报刊平台发表。有3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及获省级以上奖励作品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三卷)》《商洛文学·获奖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文集《案牍筆谈》。《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